首頁 副刊 休閒旅遊

砲火間的激盪 基隆砲台百年史

二沙灣砲台砲座區。(李銘江提供)
二沙灣砲台砲座區。(李銘江提供)

文/記者陳懿勝
基隆的歷史,圍繞著港口,從西班牙馬尼拉總督派兵佔領基隆,荷蘭船艦砲轟聖薩爾瓦多城,到明鄭與清朝之間的紛爭,19世紀的鴉片戰爭、清法戰爭、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基隆一直在這時代中扮演著重要的一環,而環繞基隆的砲台則見證了這歷史的變遷。

基隆的砲台少數建於清朝,如1882年興建的獅球嶺砲台及1886年興建的二沙灣砲台,其他砲台則多數建築於日治時期。日本將基隆納入要塞防禦體系之中,以現代化的軍事思維,統一由日本築城部本部設計,如白米甕砲台、大武崙砲台、槓子寮砲台(現存的尚有木山砲台、社寮砲台,屬軍事管制區)。

白米甕砲台。白米甕砲台。(李銘江提供)

然而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空軍發展快速,制空權成為霸權的關鍵,砲台在戰略及戰術上的重要性不再,因此基隆砲台也不再是優先摧毀目標,因此得以保存至今。

砲台與火砲

依照火藥的裝填方式,可分為前膛砲與後膛砲,前膛砲指由砲口裝填火藥與彈丸,再由門眼引燃引信的舊式火砲,後膛砲則是由砲尾裝填砲彈,再裝填火藥,再以砲閂閉鎖、撞針擊發的新型火砲。

台灣建省前,基隆各砲台所使用的火砲都是前膛鑄鐵砲,沈葆楨曾指出,「蓋前膛砲築藥、裝子、洗砲,均須人出艙外,身當砲口,既慮敵砲見傷,又防餘藥遺患。後膛砲則裝放之時,敵人無從望見,而內膛螺絲中,有無渣滓黏滯,從後窺之,便一目了然。」

二沙灣砲台的城門,上面寫著海門天險。二沙灣砲台的城門,上面寫著海門天險。(李銘江提供)

1884清法戰爭發生前,基隆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岸邊腹地不大,周邊多高山,一但單點失守後,港口就會受限於人,再加上基隆的砲台勢居低下,不能遠擊敵船,「在船是活的,砲台是死的」情況下,只有挨打的分,因此在清法戰爭時,基隆砲台一參戰,幾乎都淪於被擊毀的狀態。 

歷經了清法戰爭,清朝開始重視台灣在海防上的戰略位置(必要性與脆弱性),因此在1885年台灣建省後,首任巡撫劉銘傳在基隆、淡水、台南、高雄、澎湖等地興建或整修砲台,並添購31門英製阿姆斯脫朗後膛砲,基隆配置9門,分別安置在社寮、二沙灣及頂石閣砲台。

沿岸設置的砲台不僅要與擁有控制重要航道,也要對船艦作戰、防止登陸,更要輔助港口側防,因此基隆的海岸砲台分為砲戰砲台、要擊砲台以及防禦(側防)砲台。

砲台種類

砲戰砲台

要擊砲台

防禦(側防)砲台

砲台主力

24或27釐米加農砲,或28釐米榴彈砲等中口徑速射砲。

24或27釐米加農砲

9釐米以下速射砲

作戰對象與目標

為要塞砲台主力,主要與敵艦進行長時間砲擊作戰,負責擊沉敵艦或破壞敵軍任務。

設於海峽、海灣口或狹小的水道,用於水路或低地防禦,多備以射速較多且精準度較高的加農砲。

用來掩護附近主力砲戰砲台的射擊死角,防止敵軍從旁登陸襲擊。

砲台基本設置

日本人興建的基隆砲台,入口區多為盤兵的住所,以槓子寮砲台為例,營區入口處有守衛所,接下來是監守衛舍,旁邊則配置馬廄。監守衛舍是守衛的臨時兵舍,內部除了有住宿空間外,亦有簡易廚房、廁所等附屬設施。監守衛舍旁可見到兵舍、儲水所、炊事場、廁所等設施,此區為可稱為駐軍的生活區。

大武崙砲台的砲側彈藥庫。大武崙砲台的砲側彈藥庫。(李銘江提供)

深入砲台後,可見到火工作業區,包括砲具庫房(存放火砲器材)、彈場(彈藥調製、裝填、收納的場所)、火藥支庫等,這些設施因為重要,故而位於隱蔽的位置,腳壁邊有側溝,(門洞下方有通氣孔?目前所見只有監守衛舍有)四周亦有排水小溝等設計,都是為了保持內部乾燥。

來到了砲座區,可以看到28釐米榴彈砲的圓形砲床,外環凹溝是作砲架滾輪軌道,可以改變火砲的射擊方向,砲座前方的子牆和側面的橫牆下方有儲彈孔(儲備彈暫存區),砲座之間有砲側庫,上方則有以土堆疊成的隔堆,一來可用於防彈以保護砲庫,另外亦能隔絕砲座之間的干擾;子牆上有通話孔,可聯絡隔壁砲座,子牆前方外側有斜面,使雨水不易流入砲座造成積水。

大武崙砲台的運砲車道坡緩而長,方便於運送沈重的砲彈。大武崙砲台的運砲車道坡緩而長,方便於運送沈重的砲彈。(李銘江提供)

位於砲台最上方的地方則為觀測所及通信室,是全區砲台射擊的指揮中心,可以觀測敵軍的動向、砲彈的彈著點,以修正砲彈發射方向和距離。

基隆砲台靜靜地隱身在山巒起伏之中,過去十餘座的砲台,如今仍開放槓子寮、二沙灣、白米甕、大武崙、社寮、獅球嶺、頂石閣這7個砲台供人憑弔,砲台們澱積了層層歷史,也孕育出基隆獨有的砲台與城市文化,若有機會來到基隆,何不走訪砲台景點,感受這豐厚的人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