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地表水及地下水聯合運用 台灣不缺水 地層不下陷

屏東科技大學工學院長丁澈士批評,台灣捧著金飯碗要錢(水),笑話一樁。(屏東科技大學提供)
屏東科技大學工學院長丁澈士批評,台灣捧著金飯碗要錢(水),笑話一樁。(屏東科技大學提供)

文/記者徐翠玲
台灣2014~15年鬧旱災,2017年3月又進入限水狀態。台灣年雨量平均2500毫米,是世界平均值2.6倍,但缺水已成常態,屏東科技大學工學院長丁澈士批,台灣捧著金飯碗要錢(水),笑話一樁。台灣必須翻轉取水方式與用水觀念,豐水期蓄水地下,然後取用,枯水期再調配地表水與地下水,聯合運用地表水、地下水,就可解決台灣降雨不均、洪水氾濫、地層下陷等問題。

台灣中部、南部分別有70%、90%降雨量降在豐水期(5~10月)。降雨量分布不均,造成台灣用水非常困難。此外,台灣是地震帶,地層脆弱,地形、地貌,加上地震及土石流等,導致地面水庫淤積、減少壽齡。而集水區又有很多農業活動廢水排入,讓水質更加惡化,台灣地面水庫是非常重要的蓄水觀念是值得討論的嚴肅議題。

丁澈士指出,豐水期水庫的水濁度很高,大家怕地層下陷,拚命用地表水。10月以後枯水期,地表水缺水,想抽地下水,地下水未做調蓄,水源早已流失。現行水資源開發政策以地表水為主、地下水為輔是舊思維。總統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時,他曾建議蔡英文,台灣的水資源開發與利用要從新思考。

「把洪水變成水資源,台灣不缺水。」丁澈士說,他在去年全國水論壇中提到「洪水資源化」,如果能把洪水變成水資源,台灣就不會缺水。也就是若能在豐水期蓄水地下、增源減洪,一則把地下水補滿,一則洪水被吸納到地下,沿海地層下陷地區就不會淹水,而水經過過濾後非常乾淨,農業、工業及民生用水都會有好品質。

丁澈士表示,台灣不需要年平均2500毫米的降雨量,只要達到30%就可以滿足全台用水。缺水人為因素大於自然因素,水資源用錯政策,60年來大家都習以為常,需要革命改變思維。30年來大高雄屏東地區用水觀念已經改變,如屏東大潮州地下水人工補助湖、高屏溪利用輻射井取用伏流水。水利署、地方政府、自來水公司也慢慢改變觀念,但執行力還是不夠。

沖洪積平原 龐大地下水庫

台灣西南沿海地區,從彰化、雲林、嘉義、高雄到屏東,是所謂沖洪積平原,扇頂靠近中央山脈,扇央是高速鐵路經過的地方、扇尾則在海邊。沖洪積平原深度約2000~3000公尺以上,而地底下300公尺至地表上的蓄水空間,比地面水庫大幾千、幾萬倍。

丁澈士表示,沖洪積平原可用來調節台灣降雨不均問題,在扇頂不毛之地開發人工湖,吸納豐水期時中央山脈龐大雨量,補注地下水。由於台灣地形是從中央山脈往海邊傾斜,通常地下水會在扇央自動冒出來,取水不必靠動力攔截;沿海地區也可就地取水,不必從高山水庫埋管線送到海邊。

豐水期利用地下水沒動用地表水庫,水庫蓄滿,就可供應枯水期6個月用水,如曾文、南化與烏山頭水庫蓄水量約5~7億噸,雲嘉南、高屏地區6個月用水量約5億噸。枯水期用水,從地面水庫或地下水庫做聯合調配,可度過5月梅雨來之前的乾旱。高屏溪、濁水溪豐水期降雨時濁度都達十幾萬度,這時地下水補充量很大,若取用地下水,水質好不需要加藥,可以喝到好水也不會產生淹水事件。

地下水觀測網 功能不彰

對於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海水入侵、土壤鹽化等疑慮,丁澈士表示,政府在82年設置地下水觀測站網,監測全台九大水區地下水儲存量,可惜並沒有像水庫網站那麼受重視,好好加以利用。地下水觀測站網如同水庫網站一樣,每小時記錄水位高低,但3個月才公告1次,3個月當中降雨滲透到地下,早已被取用或流入海中,還有想要使用水情資料還得上網購買。

丁澈士建議,若把地下水觀測站網當作水資源看待,就應該把觀測站網由河川局移交給中南部水資源局管理,讓水資源局即時掌握地下水情以利調度,例如:地下水位太高冒出來造成淹水,此時抽水既可取到好水,又可減少農損、降低地面水濁度高或調節不足,這就是所謂聯合運用。此外,地下水資訊應該公開透明,方便管理之外,民眾或公民團體可進行監督,也可了解在有效管理下,地下水是可抽用的。

大潮州計畫 地下水人工補注

地下水人工補注在歐美各國已有150年歷史,觀念是從德國沿襲過來,台灣已經落後150年。丁澈士表示,希望大潮州人工湖能成典範,成為改革台灣水資源及洪水利用,蓄水、排水平衡點。大潮州人工湖可以蓄洪、減洪,開發水資源。第一期計畫去年8、9月做了3次蓄水測試,成功的在沿海地區、扇央地區冒出很多水,現在繼續做觀察,期望成效評估能作為第二期250公頃的推動。

環團質疑大潮州人工湖只能補注自由含水層無法補注受壓含水層,丁澈士表示,台灣地下水打井深度只有250公尺左右,250公尺到3000公尺都是含水層沒人使用過。台灣形成過程是600萬年,250公尺以下都是600萬年未曾流動的水,受壓含水層、自由含水層的水若被抽取利用,降雨時就會補注缺水那一層,但抽取地下水得靠地下觀測站網管理。

水政單位需合作 解決水資源問題

我國水資源開發是水利署、利用是自來水公司,丁澈士表示,水利署開發完就不管後續如水的濁度,造成開發與利用單位產生衝突。民眾用水時,發現水很髒、濁度高、有藥味、雜質也不敢用,就打電話罵自來水公司,對自來水公司有欠公允。高屏溪、濁水溪豐水期下雨時濁度都十幾萬度,根本沒辦法處理,就減壓供水,老百姓也罵自來水公司,自來水公司是代罪羔羊。

丁澈士指出,豐水期、枯水期的開發與利用,造成兩個水政單位互推,國外沒有這種情形,因為水資源開發、利用是同一個單位,比較好做整體的考量。水利署不知道自來水公司淨水處理過程,如水的濁度達40幾度,水中有很多細微顆粒,加很多藥劑(絮泥劑)才能把細微顆粒做絮泥處理,花更多的錢還要消耗能源。水利署不清楚自來水公司淨水的操作,開發水資源時就沒有辦法著力。如果兩水政單位能合作,水資源開發與利用就能協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