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評論 名家評論

「無作業日」所折射出的中國教育之殤(下)

⊙顏丹
接上文

從熬夜時間逐漸遞增的特點中,我們不難發現,中國目前建立在「作業量」之上的學校教育似乎就是在為最後的大學聯考服務。而做作業的目的,也好像就是為了在大學聯考中做對題、得高分。作業量的多少與高考成績緊密掛鉤,但卻與孩子們的睡眠時間呈反比。甚至可以認為,孩子們睡得越少,多年後的大學聯考成績才會越好。

中國教育的扭曲、畸形、且毫無人性之處也恰恰體現於此。要知道,剝奪睡眠其實是一種極不人道的酷刑,往往是在黑監獄中,警察用來欺凌犯人的一種手段。但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種不人道的酷刑長久以來,會一直發生在中國的教育界,甚至被施加在處於童年期的孩子身上。這還不算作業沒寫完時,孩子會遭受來自老師與父母的體罰。調查顯示,在中國孩子被打的理由中,「作業問題」繼「不聽話」、「做錯事」之後,被排在第三位。

可以說,整個中國的學校教育幾乎就是在想法設法對孩子施暴。其中,僅「作業」這一項就是一種對肉體以及精神的雙重折磨。關鍵是,犧牲了「人道」之後,中國學生的任何能力都並未得到提高。無論是想像、思考、創造的能力,還是將知識進行實際運用的能力,都在完成「題海」一般的作業過程中,被逐漸消磨殆盡。

按照中國大學的文理分科制,中小學的教育從一開始便已「兵分兩路」。包括語文、品德、歷史、政治之類的文科課程基本都是在致力於完成洗腦、愚民任務,不斷強迫孩子泯滅內心的真實情感,只能愛國、愛黨。而從西方舶來的「數、理、化」課程也完全被機械化,甚至切斷了對科學進行求證與探索的長遠訴求。對於理科的教育,初高中階段所要達到的水平,只是會用西方的定理、定律解題、答題而已。這也正是「題海戰術」一詞在中國得以衍生的原因所在。

愛黨、愛國、會做題、會考試,中國大學聯考在擇優錄取時所選拔的,就是這樣的「人才」。只知道熬夜寫作業的「人才」,一旦進入了再也沒有作業的大學,就如同被放了鴨子,甚至連屬於自己的時間都不知該如何支配。因此,如今在大學裡,因倍感空虛、迷茫而「混日子」的大學生才會這般絡繹不絕。

此外,被洗腦、愚民成功的「人才」究竟會對整個國家、社會乃至全體國民做出多大的貢獻,似乎是不難預見的。然而,這原本就不是中共教育部門真正關心的問題所在。

「一黨」治下,教育的真實意義不過就在於讓人民聽話,甚至在深受壓迫的情況下,也心甘情願當順民。而讓老師給學生做不完的作業,正是要在基礎教育階段,就開始踐行這種壓迫。不難看出,中國民眾深受暴政的壓迫,是從娃娃時就已經開始了。(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