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 教育園地

子欲養而親不待

「子欲養而親不待」從此流傳了數千載,時時敲響著子女的心扉。(123RF)
「子欲養而親不待」從此流傳了數千載,時時敲響著子女的心扉。(123RF)

文/杜若
每逢佳節,住在異國他鄉的遊子,更會想念國內的親人。長長的思念,就像風箏的線繩,一直牽起心中酸酸的感觸,飛向遙遠的故國。那時才體會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傷痛。

「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典故起源於春秋時期,孔子前往齊國途中,聽到一個人正在痛哭,哭聲很是悲傷。於是他們加快馬鞭,尋聲望去,看到一個人身上掛著鐮刀,繫著素帶,正在那裡失聲痛哭。

於是孔子下車上前詢問,得知那人叫丘吾子(一名作皋魚),曾在齊國做官。孔子問他為什麼哭得那麼傷心?原來他是為自己的三個過失,痛悔痛哭。在孔子的請求下,丘吾子就將自己的過失告訴他。

丘吾子說:「我少年時期很好學,遊學天下,等我回來後,才知道父母都已經去世了,這是第一個過失。我長大後,侍奉齊國國君。國君崇尚驕奢,失去了士人的擁戴,而我沒有盡到臣子的責任,這是第二個過失。我平生的至交好友,如今都離我而去,斷絕了往來,這是第三個過失。」

緊接著,丘吾子說了句令後人都痛徹心扉的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大樹想要靜止下來,但是狂風卻不停止;為人子女想要贍養父母,但是父母都已經不在了。年華逝去不會從頭再來;一旦至親逝去,永遠也無法再相見。丘吾子為自己沒有盡到兒子的責任,痛悔不已。

這句「子欲養而親不待」從此流傳了數千載,時時敲響著子女的心扉。父母在時,猶如參天樹木,為自己遮擋風雨。當父母去世後,子女的生命情感像被澈底剪斷一樣,陷入無比的哀痛。

父母在時,常常打電話催著回家吃飯。那時,或許每一通電話都會讓子女感到是負擔。當看著父母步入年邁,行動不方便,依然覺得父母是自己生活的負擔。從未想過要溫暖一下父母操勞一生的冰涼的雙手。

可是當他們不在時,沒有人再催你回家,沒有人再催你吃飯,沒有人再慈愛的叫你的小名,那時才會感到從未有過的寒涼透澈心際。想著為父母暖一暖雙手,卻永遠也無法為他們暖熱。

當父母在時,我從來沒有覺得「女兒」一詞有多特別,有多榮耀,也從來沒有落入到心底,從來都是在心門之外,匆匆而過,轉身即沒。當父母不在時,那時才知道這輩子做女兒,已經做完了。

再溫暖的母愛沒有了,再嚴厲的父愛消逝了,無論自己有多大,都像是世上的孤兒,無依無靠,一直不停地漂泊。父母做的好吃的飯菜,含帶著母愛父愛的年味,今生今世再也吃不到了,成了世上最昂貴的一道菜,即使花盡金錢也永遠買不到的佳肴。

這個世界上,什麼東西失去了都還能找回來,惟獨生命沒有了,再也找不回來。無論有多大的能力,再也無法把父母從另一個世界找回來。無論有多少錢,也買不到一張通往天國的機票。無論多麼想說:「我愛你。」父母也已經永遠聽不到了。

「子欲養而親不待」,何止痛殤千載?它會一直痛在世世代代的子女心裡,時時世世提醒著人們,善待父母,贍養雙親。不要留下這輩子做人兒子(女兒)已經做完了的痛悔與遺憾。(事據《孔子家語‧孔子適齊》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