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基宜花東

【地方大小事】螃蟹轎重現 見證巴克禮來台東足跡

台東馬偕醫院牧師潘稀祺舉辦「我在後山追尋巴克禮牧師」新書發表會,並在會中展示當年由於山路崎嶇難行,巴夫人乘坐的「螃蟹轎」。(台東馬偕醫院提供)
台東馬偕醫院牧師潘稀祺舉辦「我在後山追尋巴克禮牧師」新書發表會,並在會中展示當年由於山路崎嶇難行,巴夫人乘坐的「螃蟹轎」。(台東馬偕醫院提供)

文/記者龍芳
台東馬偕醫院牧師潘稀祺,日前於《我在後山追尋巴克禮牧師》新書發表會上,展示當年巴夫人跟隨巴克禮來台東宣教時,因山路崎嶇難行,由阿美族青年抬著巴夫人的「螃蟹轎」的情景,讓現場彷彿進入130幾年前的時光隧道。

細數巴克禮對台灣貢獻,潘稀祺說,包括第一位引進印刷機,並創立台灣第一份報紙,並於中日戰爭時在安平港與日軍斡旋免除戰事等,皆是巴博士為台灣付出的心路歷程。

潘稀祺表示,巴博士於1881年4月首次到後山訪視教會,一共來了4次,每次都以徒步方式走了2個月時間。為了體會巴博士當時走山路的景況,潘稀祺曾親自走訪當年從屏東通往台東40多公里長的山路「浸水營古道」,以及花蓮與台東往來的山路「安通古道」前後段。因此深為感佩巴博士在交通不便的年代裡,靠著堅強的毅力,不怕累的雙腳,一步一腳印的精神。

台東馬偕醫院牧師潘稀祺舉辦「我在後山追尋巴克禮牧師」新書發表會,並在會中展示當年由於山路崎嶇難行,巴夫人乘坐的「螃蟹轎」。(台東馬偕醫院提供)台東馬偕醫院牧師潘稀祺舉辦「我在後山追尋巴克禮牧師」新書發表會,並在會中展示當年由於山路崎嶇難行,巴夫人乘坐的「螃蟹轎」。(台東馬偕醫院提供)

為了讓大家深刻體會早年宣教士的辛苦,潘稀祺也特別訂製一台當年巴夫人跟隨巴克禮來台東時,由於山路崎嶇難行所乘坐的「螃蟹轎」。巴夫人是一位護理人員,當時隨身攜帶藥品,沿路治療當地民眾,對當地人的健康幫助很大。

根據文獻記載,蟹轎為台灣早期所特有的一種交通工具,使用年代從晚清至日治時期初期,流行於偏遠地區。其構造由一根竹竿支撐,再懸掛藤或竹編之座椅,乘客橫坐其上。因有如螃蟹一般橫行,因此稱為蟹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