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維護生存環境,儘管沒賺錢硬是要從事漁業生態養殖,嘉義縣布袋鎮的邱經堯、邱健程兩兄弟,民國90年接下父母經營近30年的3公頃魚塭。11年來借錢租地擴大魚塭面積到27.6公頃,共有6區47個生態養殖魚池。
弟弟邱健程從小跟在父母身邊養魚,父親走後,大學畢業的哥哥邱經堯放下手上工作,回到家鄉跟弟弟與母親一起,繼續經營父親留下的魚塭。
愛護環境 甘願做傻子
由於生態養殖對環境最友善,即使沒賺錢還是願意做傻子。邱經堯表示,生態共生混養的古老養殖方法,既保護地球、又保護消費者,採生態養殖的中低密度養殖,比集約式養殖需要更廣大土地;一開始投資大,還借錢租地無法賺錢。別人集約式養殖6至7公頃地就有漁獲5至6萬斤;而他們去年27.6公頃魚池才收4萬5千斤漁獲,還被同業笑傻。
邱家原來的魚塭是集約式養殖池,養殖密度高,魚類容易生病,需要投藥控制養殖環境無病毒,一連串惡性循環,讓兄弟倆體悟,一切從改善空間著手。邱經堯說,他們決定採取最低密度養殖,混養4到5種魚,形成食物鏈。魚活得健康根本不用施藥,以水車打氧氣提高水中含氧量,漁獲量可提高到6至10倍。
多樣性養殖增加收入
將魚塭回歸自然,建立魚塭裡的生態平衡,保留魚塭旁邊的野草,不但能保護坡堤還能擋風、保持魚池溫度。邱家的魚塭進入生態養殖後,11年來省了化學藥物、抗生素、生長激素、酵素、菌類的費用。池中的藻類行光合作用增加氧氣,又是虱目魚的糧食,而蝦子吃虱目魚的殘餌又可淨化魚池水質。連魚池周圍長出的草都可割下餵草魚。魚池岸邊長出的草還可養羊。多樣性養殖增加了收入,其中蝦子的收入最多。
但是目前需要突破野狗追逐羊兒的問題。因為常有羊兒被狗追到掉入魚池,放羊吃草只維持了半年,現在羊在魚塭邊吃完草悠閒的在樹蔭下休息的景象不再。邱家仍計畫養大隻的羊,問題應該可以迎刃而解。
每年6月至次年的1月是邱家最忙碌的時間,出貨前要經過德國TUV杜夫萊茵、SGS或政府核可的檢驗單位檢驗,通過檢查才出貨。邱家兄弟的努力獲得農委會漁業署雙認證──優良養殖場及產銷履歷認證。目前供貨給主婦聯盟,棉花田生機園地,以及6家小通路商。
其實賺大錢不是邱家兄弟追求的最高人生目標,鄉下晚上鳥聲、蟲聲及蛙聲交織成的悠閒寧靜的自然環境,讓他們覺得比居住在都市的人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