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評論 名家評論

【國際瞭望】歐美對俄制裁:半是海水半火焰(下)

⊙何清漣
3月3日,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綠黨領導人)在柏林與德國工業界官員會晤後告訴記者,「我不會支持從俄羅斯進口化石燃料的禁令,…我甚至會公開反對它,因為這樣做會威脅到德國社會」,「可能給德國企業帶來高達200億歐元的損失」。

3月7日,社民黨籍的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表示,「目前沒有其他途徑可確保歐洲的暖氣、交通、電力供應和工業能源供應」,而確保能源供應「對於生存和公民的日常生活至關重要」。蕭茲強調,數月來,德國聯邦政府及其在歐盟內外的合作夥伴,已在全力開發俄羅斯能源的替代品,「但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德國有意識的決定繼續與俄在能源供應方面的商務活動。

陷入這種糾結的還有不少國家。例如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也明確反對俄羅斯發動的侵略烏克蘭戰爭,但他表示,這不應該對匈牙利和俄羅斯之間的能源交易產生影響。作為北約成員國,土耳其是烏克蘭的盟友,俄烏開戰後,土耳其向烏克蘭提供作戰無人機,但同時也維繫與俄羅斯的關係,因為土耳其在旅遊業、小麥和能源供應上都嚴重依賴俄羅斯。

美國消費者受到制裁影響
油價上漲高於預期

美國這次對制裁俄羅斯幾乎沒有分歧,兩黨都同意。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表示她「完全贊成」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西維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曼欽(Joe Manchin)在3月3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我很樂意每加侖多支付10美分的費用。」白宮發言人3月4日告訴媒體記者,美國正在想辦法減少進口俄羅斯石油,同時確保維持全球原油供應穩定。

但是幾天以後問題來了,每加侖汽油增加的是10美分的N倍。據美國汽車協會(AAA)的數據,3月7日,全美普通汽油均價觸及每加侖4.173美元,為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該價格較前一週上漲15%,較前一個月上漲了21%。在油價最貴的加州,每加侖已經飆升到5.444美元。美國號稱「車輪上的國家」,或者「浮在汽油上的國家」,影響之大幾乎覆蓋全社會。

德州休士頓Lipow Oil Associates總裁兼石油顧問里鮑(Andy Lipow)援引能源資訊署(EIA)的數據稱,去年美國進口的石油和成品油約有8%(67.2萬桶/日)來自俄羅斯。其中,俄羅斯原油約占美國進口量的3%,約為20萬桶/日。不過,美國進口的原油大部分來自加拿大、墨西哥和沙烏地阿拉伯。拉丁美洲以及西非的小國向美國輸送的原油通常也超過俄羅斯。

面對能源價格在短短十多天內猛升之局,一向特別支持拜登政府的CNN連發數文:支持烏克蘭的代價正在上升。但堅持綠色能源政策的拜登政府,此時想到的不是解除頁岩油開採的禁制,而是去與2019年斷交的委內瑞拉尋求石油供應。

全球主義者打造的
全球化市場分裂成兩半

國際油價飆升,也帶動農機用油及化肥價格上漲,造成農作物生產成本抬升,這也將進一步推高全球食品價格。據專家稱,由於烏克蘭戰爭,世界正走向一場「災難性」的全球糧食危機,這將導致食品價格「人間地獄」。3月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聲明警告說,烏克蘭衝突升級將在全球造成「毀滅性」的經濟後果。除了衝突本身以外,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將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並對其他國家產生附帶影響。IMF認為,能源和原料價格飆升,加劇了全球在走出疫情大流行之際正在經歷的通貨膨脹飆升。

俄烏戰爭在開打,烏克蘭不少城市已經淪為廢墟,前方戰事激烈,拜登還以為制裁就能達到大敗普亭的效果。其實,美歐對俄制裁的最大效果是將西方跨國公司與西方各國政府努力建成的全球統一市場分裂成兩半,一個是拒絕俄羅斯的西方市場,另一個是保持與俄羅斯經濟聯繫的亞非拉美市場。制裁的海水確實讓俄羅斯嗆水難受,難以呼吸,但同時卻將本國的公民放在物價惡性上漲的高通膨火焰上炙烤,更何況,美國的通膨已經高達7%,德國、英國等歐盟國家的情況也與美國類似。(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