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業 綜合

飯店業像重症病人 晶華潘思亮:紓困比振興重要

晶華酒店14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潘思亮(右)會後接受媒體訪問。(中央社)
晶華酒店14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潘思亮(右)會後接受媒體訪問。(中央社)

【記者徐翠玲/綜合報導】針對觀光業等受疫情嚴重衝擊,交通部祭出55億國旅補助,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14日表示,這波疫情慘況等同去年5月的三級警戒,現在飯店業就像是「重症病人」,需要不一樣的療法,建議針對薪資等作補貼,他認為紓困比振興重要。

晶華酒店14日舉行股東會,潘思亮會後受訪表示,今年這波疫情,對同業的影響等於去年5月疫情。觀光產業全面復甦要等到2023年,2023年國際旅客才會正常化。解封會循序漸進,但國外人士進來有隔離、簽證雙重困難,國人出國相對簡單,到時可能會出現國旅熄火的「空窗期」。

他提到,國際商務旅遊原本都是免簽,現在外國人還是需要簽證才能進來,加上隔離就是雙重卡關,建議免簽這部分要優先解套,回到2019年的狀況。

對於疫情再度重創觀光業,7月15日開始國旅補助,潘思亮表示,政府前年、去年都有紓困,去年是在疫情當下補貼,即時解決問題。但現在飯店業就像是重症病人躺在醫院,等出院後再拿感冒藥治療,建議如同前2年一樣,針對薪資等作補貼,認為紓困比振興重要。

他強調,一個產業營業額超過5成,飯店一大堆退場,當下就要救,最重要是薪資補貼。「不可能等2個月,重症的人可能下一秒就要送醫院」,還是要回歸薪資補貼比較能救急。

談到因應通膨,歐美國家升息做法,潘思亮說,歐美過去為了救經濟「拿錯藥」,把經濟衰退的猛藥投在疫情,上兆的資金給了股票市場、金融市場和消費者,等於是喝醉,現在醒酒很痛苦;台灣的狀況跟歐美不同,台灣沒有丟太多錢,「相對台灣沒有那麼大的通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