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開學後4週為兒虐高峰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開學日到來,許多孩子在放假期間生活作息被打亂,開學後因上課遲到、沒寫功課等問題,導致親子關係緊張,另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去年全國兒少通報事件突破12萬件次,相較111年約成長2成。衛福部表示,開學後2至4週通常是兒童虐待高峰期,提醒家長切勿因一時情緒失控動手。

衛福部長保護司長張秀鴛表示,其中屬兒少遭家長不當對待事件成長了7%,主要類型為身體不當對待,被害兒少年齡以國小學童增加最多、其次則為6歲以下兒童,顯示去年增長最多的類型,為國小以下兒童遭家長體罰、不當管教。

身體不當對待中,85%來自主要照顧者,張秀鴛說,一個是同住的父母、監護人、家人等,另一部分則是學校老師、托嬰中心保母、托育人員、安親班老師等,但仍以同住者為主。

張秀鴛解釋,兒少通報案件量增長,意味著社會大眾對於兒少保護意識提升,但仍有教養問題,且可見家長在教養孩子時,習於使用暴力的情形並沒有改變,不當管教案件數量,不會因少子化問題減少。

根據往年趨勢觀察,寒暑假開學後2至4週通常是兒童虐待高峰期,張秀鴛解釋,因孩子放假時生活作息打亂,突然開學要上課了,因上課遲到、沒寫寒假作業等,會跟父母關係比較緊張,管教衝突更嚴重,家長切勿因一時情緒失控而動手,雖然體罰可能當下有效,但會破壞親子間的關係,甚至嚴重影響兒少的身心發展。

衛福部表示,若有管教上的衝突或親子溝通不良時,不妨採取以下三步驟,首先是「深呼吸恢復冷靜」,再「嘗試溝通」,若判斷衝突加劇或難以冷靜與孩子溝通,則可「暫離場或尋找資源」,尋求其他家人替手協助照顧,避免傷害兒少的安全與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