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屏東稅務局百年演繹印花稅展 見證台灣歷史軌跡

策展人游振傑(右)為現場來賓說明台灣印花稅演變由來。(記者李惠堂/攝影)
策展人游振傑(右)為現場來賓說明台灣印花稅演變由來。(記者李惠堂/攝影)

【記者李惠堂/報導】屏東縣政府稅務局今日上午10點,在該局辦公大廳一樓,舉辦「不可忽視的貢獻力 臺灣印花稅百年演繹展」開幕儀式,現場邀請縣長曹啟鴻與稅務局局長施錦芳一同擔任主婚人及證婚人,揭開今天展覽活動序幕,展覽內容豐富多元,見證明治時代到民國期間時代演變印花稅票的不同風貌,展期至102年9月30日止,歡迎民眾前來觀賞。

施錦芳局長表示,為了讓民眾瞭解印花稅票在台灣從日治時代開始,使用至今已邁入百年歷史,所以舉辦此展,並特別感謝策展人游振傑和吳奇歷先生,兩位先生二、三十來對保存印花稅票文物不遺餘力,並對印花稅演進深入研究,使屏東鄉親得以一窺日治時期、光復初期、舊台幣時期及新台幣時期印花稅票的演變,感受當時的庶民文化、生活點滴,此展覽期結束後將移至三分局繼續展覽。

 曹啟鴻縣長表示,台灣萬萬稅,連結婚也要繳稅金,國人在婚姻證書上必須貼用印花稅票,這也是台灣歷史的見證,感謝游振傑和吳奇歷先生的珍藏,讓屏東縣民有機會回味印花稅票沿革。

策展人游振傑表示,台灣最早使用印花稅是在日治時期明治41年(西元1908年)6月,稅票上印有菊花的圖騰,以及「日本政府收入印紙」的字樣。民國34年台灣光復初期,因為來不及印製新的印花稅票,所以利用日本在台剩餘的稅票加蓋「中華民國台灣省」字樣暫用。民國35年11月正式使用中華民國政府發行,印有國父像的印花稅票。

游振傑說,日後因戰後通貨膨脹情形嚴重,稅票面值甚至高到10萬元(備而未用),為了幣制改革,民國38年發行新台幣,每舊台幣四萬元折合新台幣一元,因此印花稅票也加蓋改值新台幣的字樣,參與見證新台幣的誕生;印花稅票演進軌跡常能管窺庶民生活的蛛絲馬跡,小小的一張圖案,在歷史長河中翻滾,流逝的是一張張聲望證明書、香菸攤販許可證、廣播收音機執照、服務生證…值得細細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