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服貿爭議陷僵局 經濟學人評馬:兩岸政策失敗

(記者/攝影)
(記者/攝影)

【記者黃捷瑄/綜合編譯】 服貿爭議造成政治僵局,國際期刊《經濟學人》專訪總統馬英九,並連續二週報導。最新文章批馬「仍然像任何一位不願承認自己在政策上有任何根本缺陷的北京領導人」,同時分析馬6年的兩岸政策相當失敗。

太陽花學運開始時,《經濟學人》就曾警告此事棘手。一週後該雜誌再以一篇描述事件發展的報導〈操縱貿易障礙〉及評論〈鹿茸上的困境〉(On the antlers of a dilemma)講敘馬英九拉近兩岸關係努力的失敗。

曾評論馬英九「bumbler」(無能)的《經濟學人》在〈鹿茸〉一文開頭便說,馬看起來光鮮依然,只是回答問題時,似乎已說過很多次似的,耐心中帶著疲憊。馬英九的髮型茂密而油亮,宛如「中國中央政治局的委員」。人在「台北總統府」的馬英九「仍然像任何一位不願承認自己在政策上有任何根本缺陷的北京領導人」。

台與中共仍遠

文章提到,馬或許將完成「兩岸歷史性和解」當作領導人的責任,希望像孫中山一樣得到兩岸的肯定。但現在,台灣與中共仍很遙遠。曾經是國民黨最受歡迎政治人物的馬英九,現在支持度只剩下9%。

儘管馬英九可以為任內簽了多少兩岸協議,大陸遊客增加多少、兩岸班機增加多少、兩岸三地貿易額增加多少等快速一體化數據自豪。但《經濟學人》指出,面對中共以經促統的戰略,馬認為「和解」是阻止中共侵略的方法。文章附帶提醒,許多人誤以為台灣政治是爭論統一或獨立;但事實上卻是關於「保持現狀」。

馬與習難對等

文章提到,馬希望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以「經濟體領導人」的身分於11月北京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上會晤。然而北京只視台灣為一個省。中共拒絕提議,馬卻認為「不是不可能」。這個背景可以解釋為何反服貿抗議為何不是一個「小小的地方性的困難」。

雖然學生使用的手段不民主,學生和民進黨反對的理由也有些也似是而非。但重點是協議「觸碰到了多數民眾不信任馬英九,以及不信任與中國大陸經濟一體化的脈絡」。

在台灣,有些人持台灣終將被美國放棄的悲觀主義,也有主張挑戰中共的冒險主義。馬英九試圖走一條看似合理的折衷路線。但馬自己厭倦了;民眾也厭倦了他。2016年台灣可能選出另一個國民黨總統。不過,如果馬英九希望在穩定的兩岸關係中卸任,並且被兩岸及世界承認為歷史性和平使者的角色,他恐怕要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