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評論 名家評論

搞活政治:今天不抗議 明天做奴隸

香港一批台灣學生組成的「守護台灣青年陣線」3月30日發起遊行,聲援當日台北的反服貿集會。(記者潘在殊/攝影)
香港一批台灣學生組成的「守護台灣青年陣線」3月30日發起遊行,聲援當日台北的反服貿集會。(記者潘在殊/攝影)

⊙ 楊憲宏(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理事長)
學運的大地震還在搖晃著所有的台灣政治人物,大家都明白要為台灣的年輕人找出路,否則年輕人上街占領政府機關是遲早的事,問題只是,下一個被占領的將是那裡?基本上,台灣學運的占領行動,是以「阻卻違法,癱瘓不義」的柔性革命「人民抵抗權的緊急處分」來推動,當然有其正當性,也就是不要以為民主制度選出來的政府,就可以胡搞法律,自己以為一切「合法」;這是有危機的,不要以為多數決可以代表一切,還要看多數決的內容是否合乎公平正義的原則,否則仍是一種「霸凌」。 

這次〈服務貿易協議〉為何掀波,主要的不義與違法違憲,是來自於台灣這個民主國家與中國獨裁國家要簽署一份不三不四的文件,把台灣作為一個國家的尊嚴都一起踐踏了。而且這個文件在國際媒體的見解中還是一個具有「木馬屠城」陰謀的武器,所謂「服務」是假,「特務」是真。可是台灣的政治人物,到現在還無法從這個迷霧中脫困,大多數的說法仍是口號。 

台灣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群眾3月30日穿黑衣上凱道,表達「捍衛民主、退回服貿」訴求。(記者陳柏州/攝影)
台灣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群眾3月30日穿黑衣上凱道,表達「捍衛民主、退回服貿」訴求。(記者陳柏州/攝影)
太陽花學運學生代表林飛帆(中)號召全民3月30日穿黑衣走上凱道,表達反黑箱服貿的訴求。(記者陳柏州/攝影)
太陽花學運學生代表林飛帆(中)號召全民3月30日穿黑衣走上凱道,表達反黑箱服貿的訴求。(記者陳柏州/攝影)

蔡英文完成民進黨主席參選登記,並發表「重建黨與社會的信任契約」的政見,算是比較警覺到危機的論述。她強調民進黨應該強化社會溝通,不能只有對抗,要和公民團體建立共識和互信,針對總體經濟、憲政體制和兩岸政策展開對話;打開世代對話空間,設立數位黨部,推動新世代人才養成計畫,在任期內加速組織和領導的世代更新。長期以來,人民對政治和政黨因政治文化產生不信任,希望有機會讓民進黨跟社會重新建立互信的關係。的確「不信任」是所有問題的核心,蔡英文看到了,可是她的藥方看起來是「無三小路用」沒多大效果。 

最有意思的是,針對身兼國民黨主席的總統馬英九說,願意和民進黨主席辯論服貿,蔡英文表示,「我覺得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是人民對不透明的協商感到非常憂慮,更重要的是人民對這個領導人,對這個政府是不信任的,也之於對這個領導人的焦慮跟不信任,各界對監督條例要求的聲音才會這麼高,這是總統要去面對的問題!」蔡英文說,總統要做的應該是如何讓人民安心,這不是辯論可以解決的,協議確實有利有弊,但是政府只講利不講弊,人民擔憂的事,政府要如何處理,是政府要做的事情。的確辯論是無法解決問題,可是不辯論,人民更無法知道有權力的人,是多麼的無能,多麼不可信任,蔡英文拒絕馬英九辯論,讓她的主席之路將有點坎坷。

雖然蔡英文的表現讓人失望,可是比起蔡英文,國民黨中生代的表現則十分離譜,簡直是荒腔走板。 

面對年輕人的出路,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國民黨是執政黨,要多給年輕人機會,讓他們歷練,年輕人可到政府部門服務,或透過選舉歷練。歷練分為2部分,一是到政府部門服務,增加行政歷練;另外是透過選舉,接受民意的洗鍊,這過程中還要培養人才,執政黨應從各方面讓認同執政黨的年輕世代有歷練或接觸的機會,也要傾聽年輕人的聲音。不知道他在自說自話什麼?他的談話,再次證明學運占領國會議場是對的,他所謂的歷練,其實就是國民黨的「大醬缸」。那是年輕人絕不認同的方式。

新北市長朱立倫到議會進行施政報告,面對年輕人的出路,朱立倫表示,「大家都相信應該要具體地讓年輕人來參與,與其為改革而改革,還不如提出具體作為」,他說「這兩週黨中央還會研擬如何讓年輕人參與,相信民眾和黨員都一定有期待,也希望大家集思廣益,把意見匯集起來讓黨做參考」。他的談話表示了他對這問題沒有興趣回答,也不耐煩,因為身在國民黨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裡,怎可能想到年輕人的出路。

不論是蔡英文、郝龍斌或是朱立倫,都必須認真去想,年輕人搞革命的初發心,是打從心中,不認同現在的生活方式與生產方式,這是老一代的人為他們所設計出來的「出路」,他們不要。「反服貿」就是對馬英九與習近平聯手想強加在他們未來計畫的一個集體反彈。他們不要這種「奴役」他們的生活方式,學運過程中,有標語說,「今天不抗議,明天做奴隸」24天都高掛在學運現場,可是當官的人看懂了嗎?這是一個必須大翻修,甚至重建的國家工程,不是現在國民黨或民進黨所提出的小規模改裝潢,或甚至什麼都不改,只是粉刷。「今天不搞活政治,明天政治搞死你」學運是這麼有醒覺的,政治人物上緊發條吧!(本專欄僅代表作者意見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