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112歲老中醫的臨終饋贈

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 腎猶亟焉。 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Photos)
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 腎猶亟焉。 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Photos)
19、人要想健康,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氣”來”氣化”所進的食物.只有這樣,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不會有多餘的食物來釋放游離的”虛火”損害你體內的髒器.這個”虛火”反過來會損耗你的”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 現代人生病,大多數是飲食不節的緣故。

21、俗語說“靈機一動,計上心來”。 這個“機”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麼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機”,讓你“機”打開。 這個“機”,有時也叫“關鍵”。 當然,這個“機”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 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 其實,許多真正的發現和發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 ​​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 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 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24、 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 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25、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 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現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 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 貪嗔可使心蕩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乘入,此病之起因。

26、 凡人欲求長壽,應先除病。 欲求除病,當明用氣。 欲明用氣,當先養性。 養性之法,當先調心。

27、 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 氣虧則病,氣滯則病。 欲治其病,先治其氣。

28、 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 凡人久視則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欲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 相火旺,真陽耗。

29、 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 腎猶亟焉。 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 心為扇,主引風。 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幹,水幹則地損。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31、 人病可分兩種:一是經絡基本暢通但氣不足。 表現是經常這疼那疼,這是因為他氣不足以氣化食物,而產生了相火(也叫虛火),隨著經絡在體內亂穿,哪兒通走哪兒,遇到一個地方堵塞了,這個地方就疼了。 這樣的人吃一點藥物就會立即見效。 二是經絡不通,氣也就無處存身。 表現在外表看不出有什麼毛病,但一旦發現就是大病,而且這種人經常是吃什麼藥都見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主發謂之機。 箭在弦上要發出去,必須撥動這個機。 其他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都有一個機,只有觸動這個機,事情才會發生,不觸動這個機,其他的條件再多,也沒辦法引發事件。 機就是這麼一個東西,它是事情發生的最關鍵因素。 它是點,不是面。 可是觸動這個點,就能帶動面。 所 以,病機就是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最關鍵因素,(也可以講,病機一開,人的病狀就會顯現出來,人就進入了“病”的惡性循環當中。和病機相對的就是“生 機”。生機一開,人就會進入康復這個良性循環當中。實際上病機和生機是一個東西的兩個方面,是一對陰陽。病機開了,生機就關了,而生機開了,病機也就自然 開始關閉了。這個就是辯證法。)

32、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 所以,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 看一個人也是一樣,觀相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心。

33、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為致病致死之總因。 故安心法,為衛生第一要訣。 心可以主動一切。 心定則氣和,氣和則血順,血順則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內部抵抗力強,病自除矣。 故治病當以攝心為主。

34、 風寒陰陽暑濕,在在皆可使人致病。 萬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虛而入。 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衛力,如衣食住等等。 貧人有抵抗力,如氣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 富人多食肥甘,傷胃傷齒。 貧人多餓,所食不雜,故無腸病。 富人多逸,故多氣惱。 貧人多勞,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盡則窮。 窮人能勤儉,即是造福,果熟即富。 凡衣食住之保衛力富,則精氣神之抵抗力弱。 保衛力弱,則抵抗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