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要聞

仿美版QE 中日歐恐沒對症下藥

歐日中等全球三大經濟體近期陸續發布寬鬆計畫,想仿效美國的QE成功案例。圖為美國最新的百元鈔票。(AFP)
歐日中等全球三大經濟體近期陸續發布寬鬆計畫,想仿效美國的QE成功案例。圖為美國最新的百元鈔票。(AFP)

【記者張東光/綜合報導】過去三週,日本、歐洲和中國等全球三大經濟體密集推出各自版本的寬鬆政策,想傚法美國三輪QE(量化寬鬆)的成功案例,全球股市聞訊大漲。但專家擔心,由於各國問題不盡相同,這個遲來的印鈔計畫恐未對症下藥。

CNBC新聞網報導,傳統上,這種印鈔政策會導致通貨膨脹。但聯準會(FED)自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三輪QE計畫,購債3.5萬億美元成功挽救經濟後,物價漲幅竟仍低於2%目標,且無明顯工資上漲。

反觀日本卻一直是印鈔失敗的前車之鑑。日本近期公布GDP連續兩個季度衰退,「安倍經濟學」射出的三支箭似已到強弩之末。

在歐洲,10月物價僅上漲0.4%,遠低於通脹目標2%,表明經濟增長力道虛弱,通縮的警報已然響起。歐洲央行(ECB)的降息動作一直投鼠忌器。許多德國民眾反對信貸寬鬆政策,認為那是對歐元區邊緣國家的「紓困」。

《華爾街日報》報導,暢銷書《金融列王記》(Lords of Finance)作者艾哈密特(Liaquat Ahamed)認為,日本的問題在於國內經濟高度無效率,歐洲的問題在於政策分崩和銀行體系脆弱。他們仿傚美國寬鬆,恐不對症。

而中國為刺激經濟,中共在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時投入數兆美元興建交通、電廠、高樓大廈等基礎建設,但因過度建設,大部分項目無利可圖,很可能成為壞帳。

香港採購商Essex Manufacturing公司的營運兼財務長鮑姆(Peter Baum)稱,中共央行的意外降息顯示中國經濟的降溫快過官方預期,製造業產能嚴重供過於求。

他還說,人民幣升值25%,廠商普遍面臨成本上升壓力。工廠主因債務問題擬出售廠房,但因房市不好求售無門,生產的產品又無需求,他們的債務終將成為金融體系的壞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