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兩岸 港澳

貧富懸殊非關市場機制?學者:問題在教育

學者認為,社會貧富差距日趨擴大,原因是高等教育體制出問題。圖為示意照。(大紀元資料室)
學者認為,社會貧富差距日趨擴大,原因是高等教育體制出問題。圖為示意照。(大紀元資料室)

文/記者張原彰
台灣財富資源分配不均,社會面臨許多挑戰,中原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曲祉寧認為,貧富差距日趨擴大,原因出在教育體制上,而非市場機制、供需出現的問題。

曲祉寧表示,許多人質疑高等教育失敗,是市場機制出現問題。但以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並非是市場機制,也就是價格上的供需出現問題,因為學費與招生人數代表價格與產量,這兩項因素都由政府控制,市場的P(價格)、Q(產量)都被人管,此外進出大學的市場也都有障礙,進場有政府法令限制,退場存在許多社會問題,進退場兩難,不能稱為市場機制。

曲祉寧表示,台灣面臨所得跨世代移轉的問題,導致教育資源分配不平等,他引述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的論文〈誰是台大學生?〉,86年至89年間,約有超過七成的台大生來自所得較高家庭,有三成的台大生來自所得較低的家庭。

曲祉寧說,據自身觀察,台大校內資源,例如餐廳、電腦等級,也是許多私立學校無法比擬的,從中不難發現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平等。40、50年代貧富差距不明顯時,聯考扮演較公平的角色,但如今社會上貧富差距大,有錢的家庭,能讓孩子讀私校、接受較好的教育,去獲得社會上較多的教育資源。而這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也成為拉大台灣貧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曲祉寧說,台灣高等教育缺少興業家(創業家),進行制度上的創新,打破不公平現象,政府也應該建立合理市場機制,知道價格之外,制度上的影響,了解教育市場的運作,與誤解者溝通,積極為高等教育市場辯護,以因應少子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