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少子化來襲 教部頒四策救高教

因應少子化,教育部次長陳德華(中)宣布,預計到112學年度,公立大學將有8到12校整併,私校則有20校到40校。(教育部提供)
因應少子化,教育部次長陳德華(中)宣布,預計到112學年度,公立大學將有8到12校整併,私校則有20校到40校。(教育部提供)

【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少子化問題嚴峻,隨著民國105年大學倒閉潮大限逼近,目前台灣約有160所大專校院,每年新生入學卻不斷遞減,許多學校正面臨生死存亡關頭。為了在危機到來前設下防火牆,教育部27日宣布,預計到112學年度,國立大學將有8到12校整併,私立學校則有20到40校,將進行調整。整併推動小組4月起,將與各大學討論。

受到少子女化趨勢影響,為維持高等教育品質和具體協助各大專校院發展轉型,教育部27日表示,「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方案」將落實包含「高階人才躍升」、「退場學校輔導」、「學校典範重塑」及「大學合作與合併」等4大執行策略。

4大策略中,以退場學校輔導最受到關注,教育部次長陳德華提到,目前159所大專校院,未來也會因應調整,公校將視地理位置、學校營運、辦學品質合併,每一縣市至少保留一所公校,私校也將進行合併調整,原則上北部學校數量的比例會「微幅上升」,南部學校比例會「微幅下降」。盼達到日前教育部長吳思華提到,大專院校合理數量應為100所左右。

所謂的「105年大限」,是指民國87年出生者要進大學的那年,人數將驟減5萬多人。目前許多大專院校已無法招收到足額學生,入學者若又大減,對這些院校來說是雪上加霜。

根據資料顯示,87年之後,除了89年有30.5萬的新生兒外,每年的新生兒數皆快速往下滑,99年甚至出現16.6萬人的新低點。若以現在進入大學當年的新生兒還有32萬為基準算,到99年低點的16.6萬人,現有的大專院校恐怕有半數須退場。

大專招生總量 8年內打6折

教育部因此明定,112學年度的大專招生總量為23萬2,800人,約是目前的總量打六折,學士、博士所占比例略降,碩士比例略增。

公校將依照國立大學合併推動辦法,就目前全台50所大專校院(不含空大、軍警校院)重新進行盤點,將用扣減基本需求補助的方式,促成公校與公校合併。

私校部分,教育部將就103年公布的大專校院合併處理原則,以招生名額、經費補助等方式,盼私校與私校能合併。

減量具體措施為何?陳德華提到,將透過扣減、獎勵雙管齊下。目前是3年註冊率未達七成扣減招生名額,105年起將縮短為2年,並且規定未達一定比例,扣減獎補助款。也會鼓勵學校「寄存」招生名額,自行調控招生量。

至於退場後的閒置校舍,教育部也規劃出4個類型,包括老人照護、兒少照顧、職業訓練、社會住宅。教育部研擬公立大專校地以設定地上權、出租等方式,妥善運用土地資源。私立大專的財產則優先清償教職員工薪資、資遣費等,以信託的方式避免校產不當運用。

繼105學年度之後,112學年度是大學招生的另一個「大限」,除了生員減少,大專教師人數會比目前減少約一萬人,因此高教創新轉型策略之一「高階人才躍升」,就是要幫大學教師另謀出路。教育部技職司長李彥儀說,對有意轉換跑道的大專教師,將提供半年或一年留職留薪的產業試探期;也會協助公保轉勞保的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