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兩岸 港澳

用善念對待大地 找回食物自身的價值

 (圖/羽澤)
 (圖/羽澤)

文/子嫣
宜蘭的三星鄉以出產三星葱聞名全台,住在當地的農夫幾乎每一戶都在種葱,跟其他的作物比起來,種葱是最具經濟效益的,剛搬到三星鄉的吳慶鐘,也加入了這股熱潮,嘗試著開始種葱。

不想使用農藥的新手農夫

吳慶鐘是生於斯、長於斯的宜蘭人,但他在搬到三星鄉之前並不是一位農夫。直到31歲時,他驚覺一向不錯的身體,竟然出現了坐骨神經痛的嚴重問題,為了自己的健康,他不得不從商場上急流勇退,興起了回歸田園的念頭,於是帶著妻小搬到三星鄉,希望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夫生活。

開始種葱的時候,吳慶鐘遇到了第一個難題,他發現葱是很多昆蟲的最愛,他的鄰居說,「要防止這些吃葱的蟲害,一定要放農藥啊!不然的話葱是種不起來的。」剛開始吳慶鐘堅持著不想放農藥,但眼看著好幾個月的辛苦和投入的成本即將全部泡湯,後來他不得不適度的使用一些農藥,最後才把青葱種起來。

他為什麼非到萬不得已,都不願意去使用農藥呢?因為吳慶鐘自從1997年開始修煉法輪功,他希望對照法輪功中所說的真、善、忍的法理來善待萬事萬物,不合乎這個法理的,他都不想去做;而農藥的危害之巨,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吳慶鐘權衡利害得失之後,只好放棄種葱了。轉而把目標鎖定在種植稻米上面,但是種稻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嗎?

收割稻米的吳慶鐘與吳太太。(大紀元)收割稻米的吳慶鐘與吳太太。(大紀元)

耕種稻米的返本歸真之路

後來,吳慶鐘找到了農業專家陳先生,他們認為以前的人吃的那些食物沒有被汙染,具備了足以提供人們所需要的養分和能量,而現在的食物已經失去它本身原來的價值了,所以無法供給人們足夠的能量。他們決定把食物本身原來的價值找回來,從此展開漫長的實驗研究之路。

吳慶鐘:「做為一個法輪大法的修煉人,這一部分是必須把它正過來的。」陳先生:「我們是要達到每次去耕種的時候,土壤、環境都回復到自然界萌芽的初始之需,就是萬物最繁榮、最熱鬧的時候。」

這樣持續研究了4、5年之久,漸漸的把品質穩定下來了,最後終於研發成功。他們盡量不去破壞生態,所以稻田裡有很多青蛙、蛇,還有很多鳥在裡面築巢,整個生物相是非常平衡的。

陳先生:「第一次聽到吳慶鐘講真、善、忍的時候,那種心靈上的衝擊,真的是很澎湃,怎麼會那麼好。」從此陳先生也跟著吳慶鐘走進法輪大法的修煉道路。「原來的陳先生是很自滿的,但他學了法輪大法之後,才知道原來他以前學的東西,像沙灘上的小沙子一樣渺小。」

因為修煉法輪功,吳慶鐘以前罹患的坐骨神經痛問題,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如今身心都得到健康的他,也希望別人跟他一樣,享受愉快的生活。

農業專家陳先生。(新唐人)農業專家陳先生。(新唐人)

只要想學 他都傾囊相授

除了種植稻米之外,吳慶鐘也種植在過年期間廣受歡迎的花卉-銀柳,他在2005年榮膺三星鄉模範農民,2009年起連續兩屆獲得「花卉評鑑特等獎」第一名,2010年獲頒最傑出農民獎,2011年獲得全台「一百年創新農業經營管理競賽」第二名,以及宜蘭縣頒最高特殊獎「專業農民獎」, 2012年2月4日獲頒宜蘭縣唯一的「專業傑出農民獎」,他同時也是三星鄉農業規劃專技委員和「花卉產銷班」班長。

他為什麼會得到這麼多的褒揚獎項呢?首先他的作物必須具備優良的品質;二來,由於他不使用農藥、化肥,所以不汙染環境,而這種耕種方法得到相關單位的肯定;再來,就是他願意把全部的農業知識,無私無我地傾囊相授,分享給前來討教的農民,有的也跟著得了獎。

吳慶鐘剛來到三星鄉的時候,他就發現這裡的農民非常的辛苦,但他們的付出和收穫是不成比例的,所以他除了把自己的花種好之外,同時也把附近願意參與的花農組織起來,籌組了產銷班,幫會員上課,灌輸他們正確的市場、品質的觀念,不時的做技術交流,他們在一、兩年的時間裡,逐漸放下以前既有的舊觀念,慢慢的磨合,品質一點一滴的提升上來;後來的發展也證明了吳慶鐘的堅持是對的,他們產銷班的花,品質都非常一致,而且價格也比其他產銷班來得更好。

懂得去體驗生命的價值

他這樣無私的分享,得到了陳先生高度的認同:「慶鐘是一個肯做、實做的人,也很有人緣,大家都要去找他,他都廣結善緣,每一個來找他的人,就是他的朋友;有時候在一個農業過程,我們常常會有一些失落的環節,經由他對一件事情的用心、觀察,他會跟大家分享。」

吳慶鐘說:「因為別人有困難,需要解答的時候,他才來問我,那我就應該毫無保留的告訴他;這也是我學煉法輪功之後,應該先他後我的一個想法。」「只要他願意改變觀念,其實這個一點都不難,他也要真的相信,才能做得到。」

吳慶鐘說:「修煉(法輪功)對我的影響很大,因為修煉之後才懂得去體驗生命的價值,很真誠務實地去對待栽種的農作產品,不會有意或無意的採用破壞植物本質或土地生態的方式去耕作;因為修煉我才會去做這些事情,真正讓農業落地生根,並且永續生存。」◇

收割稻米的吳慶鐘。(大紀元)收割稻米的吳慶鐘。(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