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寰宇搜奇

專家:防患於未然 國家需加強建築防震

加德滿都斷裂區的斷層滑動約3.05公尺,地震讓整個城市向南移動3公尺。圖為加德滿都地震後,郊外一處道路損毀狀況。(AFP)
加德滿都斷裂區的斷層滑動約3.05公尺,地震讓整個城市向南移動3公尺。圖為加德滿都地震後,郊外一處道路損毀狀況。(AFP)

【記者沙莉/編譯】4月25日,一場芮氏規模7.8地震襲擊了尼泊爾,造成上萬人受傷、7千多人死亡。地震並不會致人死亡,但建築會;現代建築技術能夠防震,保護生命。那麼,為什麼不能普及呢?在博客平台VOX上記者波拉莫(Brad Plumer)提出了這樣的質疑:「我們有減少因地震死亡的技術,為什麼不用呢?」

他寫道,若建築構造不好、不能承受震動,地震是非常致命的。尼泊爾加德滿都就是一個可怕的例子,這座城市的建築物大多沒有達到建設標準,結果,淺層地震輕易就將這座城市變成廢墟和萬人塚。然而,人類擁有減少地震傷亡的技術,在地震活躍地區如美國加州、日本和智利,已逐步對建築施用此類技術,在過去一個世紀中大幅地降低了他們的風險;但是,在專家一再警告大地震不可避免的國家像尼泊爾、伊朗或巴基斯坦,為什麼不採用呢?

波拉莫採訪了致力於減少自然災害傷亡的國際地質災難協會之創始人塔克(Brian Tucker)。塔克認為,許多國家遲遲不對建築進行改造以備地震,結果就是成千上萬的人死亡。通常不改造的原因是缺乏資金,特別是對於較貧窮的國家,畢竟升級建築很昂貴,有時也有其他麻煩,比如尼泊爾的內亂就使改造房屋更難進行,不過,許多地區的最大障礙卻是得過且過的心理,人們甚至根本不去考慮避震。

對防震觀念麻痺大意

塔克表示,不對地震進行預防的心理原因往往被忽視。很多人相信地震出於上帝之手,不想用現實的方式來降低風險。

其中一個重要地區就是中南亞,超過1/4的世界人口居住在這裡,有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和緬甸。這些國家位於阿拉伯板塊和印度洋板塊附近,阿拉伯板塊和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南緣碰撞。阿拉伯板塊在過去幾百萬年以來一直向北移動,板塊碰撞造成喜馬拉雅山脈和東南亞諸山脈的巨大山系的隆起。但是,板塊移動也可以產生大地震,殺死成千上萬的人,就像尼泊爾剛剛發生的災難。

中南亞顯然是一個地震活躍區。很難確切知道下一次地震的時間和地點,但我們知道大地震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整個地區,建築物仍然粗製濫造,在地震中容易坍塌。

在許多國家,承包商往往不能遵守建築規範。此外,有些地區建築法規只施行於市政建築,卻不施行於民宅。最終就是發生地震時,民宅倒塌,造成最大數量的傷亡。

塔克提出,地震多發地區建築未達標準有許多原因:

1.人口迅速增長。對於許多開發中國家,特別是當越來越多的人遷移到城市時,人口往往增長速度非常快。需要建設大量的醫院、學校、住宅,要匹配需要的速度,質量就難以把關。

在尼泊爾,人們逃離鄉下擠進像加德滿都這樣的城市以躲避內亂。新建築往往倉促施工,改造舊建築就變得更加困難。

2.缺乏資金。資金是另一個明顯的問題,尤其是對貧窮國家,升級建築相對昂貴。

塔克指出,估計所有的災難援助只有大約1%用在了預防上。美國和其他富裕國家向地震受災國提供了不少援助,但是這些國家在預防上投入的資金相當少,儘管事實證明未雨綢繆才有效得多。

3.腐敗和管理不善。處於地震帶的國家,若政府機關腐敗盛行,要執行建築法規就更難,僅僅改造建築物和執行建築規範還不夠,還必須打擊腐敗。

4.不重視。塔克說,很多國家不會對地震風險加以足夠的重視,特別是對開發中國家,往往有更多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如貧困或環境汙染。

塔克回憶說,在90年代中期的一次會議上,專家警告說,加德滿都抵禦大地震二度降臨的能力非常脆弱;但尼泊爾一名部長回應說,該國沒有必要擔心另一場地震,因為「尼泊爾1934年已經有過大地震」。

塔克說,認為地震是上帝處罰罪人的宗教因素也可能是阻礙人改變的原因之一,很多人都認為對於自然災害要聽天由命,不是可以逃避、減輕的事情。

不幸的是,往往在災難過後,國家才開始認真對待地震威脅。

此圖表顯示,居住在發生7級或更強地震中心100公里以內的人數已經飆升,發展中國家的增幅最大。(Brian Tucker提供)此圖表顯示,居住在發生7級或更強地震中心100公里以內的人數已經飆升,發展中國家的增幅最大。(Brian Tucker提供)

震災過後國家才重視

塔克將智利和海地加以對比。1960年,一次芮氏規模9.5地震襲擊了智利,之後該國實施了大規模的地震安全計畫,並執行新的建築法規。相比之下,海地在此期間沒有什麼作為,該國地震活動不多,不斷的政治動盪和極端貧困也使人們對地震麻痺大意。

結果,2010年初,兩個震級相似的地震襲擊了這兩個國家:芮氏規模8.8地震襲擊了智利,僅約0.1%國民死亡;發生芮氏規模7.0地震的海地,則有11%國民死亡。

塔克指出,海地建築致命度是智利建築的100倍,這些事件體現了良好預防的價值所在。

尼泊爾應如何善後?

尼泊爾應該採取哪些實際措施呢?塔克提出,從兩大方向著手。首先,尼泊爾應開始​​改造學校,不僅是因為投資學校對政治影響好,也有助於教育學生,地震不是純粹的自然災害,其風險可以因人為而大大降低。

其次,他建議,從外商獨資豪華酒店著手穩固建築,如此一來可以激勵競爭對手也開始改造自己的酒​​店。更重要的是,這麼做能提供石匠和建築師的學習機會,如何建造符合標準的建築物並產生其他積極效應。

在地震悲劇發生之前,國家就開始準備最為好。塔克認為,地震專家可能需要嘗試促進公共衛生式的運動,就像敦促人們使用安全帶或戒菸的各種宣傳運動一樣。敦促戒菸只發布統計數據是不夠的,在菸盒上印刷黑色的肺圖片也不夠,稅收、罰款、媒體、娛樂各種手段都要動用。宣傳防震意識也可以從這些方面借鑑。

2001~2012年10年間死於地震的人數比前20年一共死於地震的人數高出一倍。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遷徙到地震活躍區的城市,預計在未來死於地震的人數可能還會增加。◇

2010年1月12日海地太子港發生7.0級地震。(AFP)2010年1月12日海地太子港發生7.0級地震。(AFP)

2014年4月3日,智利伊基克,繼兩天前的一場芮氏8.3地震之後,午夜又遭受一個7.6的餘震。圖為地震中上下錯位了的地面。(AFP)2014年4月3日,智利伊基克,繼兩天前的一場芮氏8.3地震之後,午夜又遭受一個7.6的餘震。圖為地震中上下錯位了的地面。(A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