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 教育園地

【典故】一諾千金 古代為人之道視承諾如生命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認為人若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甚麼事情也做不成。圖為《孔子聖跡圖》(網路圖片)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認為人若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甚麼事情也做不成。圖為《孔子聖跡圖》(網路圖片)
【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為了一句承諾,而甘願付出生命。《中庸》云:「誠者,天之道」、「誠者,物之終始。」從中可以看出誠被作為宇宙萬物的淵源。故古人歷來重視道德修養,把誠信作為人道德修養最基本的內容,作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基本的道德規範。

儒家認為「誠」是天、地、人三才自然固有的德性。「誠」主要是從天道而言,「信」主要是從人道而言。甚麼是「信」?「信」是儒家「仁、義、禮、智、信」五德之一。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認為人若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甚麼事情也做不成。因此做人理應遵循天道,誠實可信。

面對生死誠實無懼

高允是南北朝時期北魏大臣,因幫助崔浩撰寫《國書》,遭牽連。崔浩因此案全族被滅,並牽連一百多人被殺,獨高允逃過一劫。

太子想搭救高允,便帶高允見魏國君主希望能赦免高允一死。太子見到魏國君主,說:「高允一向小心謹慎,而且地位微賤;《國書》的編寫由崔浩作主,請赦免高允的死罪!」魏主問高允:「《國書》都是由崔浩所撰寫的嗎?」高允回答說:「其中的〈太祖記〉,是前任著作郎鄧淵所寫;〈先帝記〉及〈今記〉,是臣與崔浩共同寫的。但崔浩所監管的事多,他只是總體負責而已,至於具體撰寫,臣比崔浩多。」魏主很生氣的說:「高允的罪超過崔浩,怎麼能活!」

太子說:「天子的威嚴盛大嚴厲,高允是個小臣,嚇得迷糊了,說話語無倫次。臣以前問他,都說是崔浩所寫的。」魏主問高允:「真的如太子所說的嗎?」高允回答說:「臣犯的罪應當誅滅全族,不敢亂講欺騙。殿下因為臣服侍講《儒經》時間久,可憐臣子,想為我求一條生路。實際上不曾問過臣,臣也沒有說過這樣的話,不敢迷糊亂說。」

魏主回頭對太子說:「真是正直坦率啊!這是人情所難做到的,而高允能做到!臨死不改變說法,這是誠實;做為臣子不欺騙君主,這是忠貞。應特加赦免他的罪而表彰他。」於是赦免高允。
古人把誠信作為人道德修養最基本的內容,作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國立故宮博物院)古人把誠信作為人道德修養最基本的內容,作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國立故宮博物院)

一諾千金 言而守信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意思是說,古代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因為他們以自己做不到為可恥啊!而說出口的承諾就一定要實現。其所謂「一諾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清朝康熙年間,浙江寧台道副使趙良璧為人處世一向公平正直講信用。一次,趙良璧在查閱案件卷宗時發現一樁案子有疑問。有五、六位嫌疑人被判有罪,按律將被處死,但趙良璧反覆推敲發覺此案極可能是一個冤案,於是決定暫時釋放這些嫌疑人。他對這些嫌疑犯說:「你們暫且各自回去探視父母,三個月後如期回來,就減你們的罪。」

約定的時間一到,這些人都回來了。掌管文書的官吏認為應當依照原來的審判結論處決他們。趙良璧毅然道:「就算他們真是強盜,尚且不棄信義於官府,能夠按期回來。若處決他們,那麼官府反而棄信義於強盜,就連強盜也不如了!」於是根據律令減了他們的罪。後上報巡撫總督,督撫聽說後,召見趙良璧並嘉獎了他,最後終於釋放了那些嫌疑人。

守信重諾 為人之本

答應別人的事,就應秉持「真」的原則,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做到,這是為人處世之本,是一種傳統美德。看一看這些不惜身家性命而謹守守信重諾做人準則的古人,真是令人由衷的欽佩。

徐少漁是錢塘人,光緒庚寅八月初,他向彝齋借了一百圓銀幣,沒有立借據,只口頭約定一年以後如數償還。第二年八月初,徐少漁病倒了,危在旦夕之際,躺在病榻上的他一直喃喃自語:「還錢的時間快到了,我如果死了怎麼辦啊?」

其妻聽後對他說:「你借的錢沒有借據,沒有履行約定的必要,你就不要愁了。」徐少漁說:「他因為相信我,所以才沒要借據,我怎麼能自己不守信用呢?」於是讓妻子將家中的一柄玉如意和兩件狐裘拿去賣了,共賣了九十銀圓,又從別人那裏借了十圓,最終在約定的日期如數償還給了彝齋。沒過幾天,徐少漁的病痊癒了。

正如宋代袁甫在其家訓《袁氏世范》中所訓誡的:「有所許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謂之信也。」對別人承諾的事,一絲一毫都不能少,與人有約期,一時一刻也不能改變,這就是信。

漢更始年間,天下大亂。有一個叫劉平的人,帶著母親逃難。一天,餓得實在走不動了,劉平只好把母親藏好,隻身一人去找吃的。

結果,他碰上了一夥餓賊,要把他煮著吃了。他連忙跪地求饒,說如果能放他回去,讓飢餓的母親填飽肚子,他一定會回來,絕不食言。群賊憐憫他的孝心,就放了他。
劉平找到吃的並伺候母親吃飽之後,便把剛才發生的一切稟告給母親。他說,既然答應了人家,我就得回去。於是,拜別母親,一轉身,就走了。

當群賊看到劉平真的返回來後,都驚呆了。他們沒有想到,這個世界還會有這麼守信的人,最後,群賊非但沒有難為他,還恭恭敬敬地把他送走了。

以誠信治國 得天下擁戴

子貢曾向孔子請教治理國家的事。孔子說:「糧食豐富,軍備充足,老百姓信任當政者。」子貢問:「如果不得已去掉一項,要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又問:「如果不得已再去掉一項?」孔子回答說:「去掉糧食。因為,自古以來誰也免不了一死,沒有糧食不過是餓死罷了,但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滅亡。」

貞觀初年,有人向唐太宗上書,請求清除朝廷中的「奸臣」。唐太宗對此事很重視,便親自召見上書人請教,上書人說:「我有一條妙計,請陛下試一試,一定能讓奸臣露出原型。陛下與群臣討論國家大事時,故意堅持一種錯誤意見,並大發雷霆。這時那些不畏龍顏震怒,敢於直言納諫的人,便是直臣;反之,畏懼陛下的威嚴,迎合旨意的人,便是奸臣。」

太宗聽後對此人說道:「流水是否清濁,關鍵在於源頭。君主是施政發令之源,臣民好比流水,泉源混濁而想使流水清澈,那是不可能之事。帝王自己玩弄、施行奸詐之計,怎能使臣民正直、誠信呢?魏武帝曹操機警過人,常多用詭計,如果我也像他那樣去做,如何再去指責別人、施行教化呢?我要使大信行於天下,以忠誠之心治國,決不搞歪門邪道。你的計策雖妙,但對我毫無用處,我絕不採納。」那人聽了滿面羞慚,趕緊下殿,倉惶出宮而去。

言而無信失天下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而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當知道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但諸侯以為又是「狼來了」所以未出兵,結果幽王被逼自刎。

無信可以失去天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失信於人而亡國亡身的一個教訓。在中華幾千年歷史中,有許多關於誠信的論述,也流傳著許多誠信的故事。這些寶貴的精典,在今天也能給我們、後人深刻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