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食醫

飲食(123RF)
飲食(123RF)

文/杜美賢(中醫師)
養生法在我們中國有悠久的歷史,上古聖人通過親嘗,認識到飲食與生命的重要關係,在不斷的實踐後,經驗的積累發現了其中的規律。

中醫認為食養與醫藥有共同的理論基礎,「食醫」是世界上最早的營養師,在中國,其地位在一般醫師之上,古時候尊稱能用食物治病的「食醫」為「上工」。 在中國,治療疾病時,係「以食治之,食療不癒,然後命藥」,可見食養比藥養更重要。

氣味正者養人正氣

《黃帝內經》中提到:「氣味正者榖食之屬是也,故養人之正氣。氣味之所偏者藥餌之屬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氣。」「醫食同源」指雙方有共同的理論基礎和運用規律,但食物和藥物不能等同,「藥帶三分毒」,而「民以食為天」。作為食物,基本的要求是無毒,有些食物對患者的身體來說是不適合的,但那不是食物的問題,是有病的身體已經無法正常代謝的關係。古人也說「藥補不如食補」但是那得平時就注重飲食的規律,否則身體已經失調,只能借助藥餌的幫助來去掉身體內的邪氣。簡單講就是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平常要知道養生,採用合理的食養方法和措施,攝入充足而適當的營養,保持充沛的精力,從而達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所以在飲食上應隨外界四時氣候的變化,使五臟活動作相應的調整,使機體與自然氣候相呼應,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生物變化的總規律,而飲食養生也必須遵循這個規律,故有春補、夏補、秋補、冬補之分。食物與藥物一樣都具有「四氣五味」的特性,四氣指的是寒、熱、溫、涼;五味指的是辛、甘、酸、苦、鹹。

食物也具有升降浮沉的特性,這與「氣」、「味」有密切的關係。食物也同樣有「補」和「瀉」的不同屬性分別。

食物的配伍

食物的配伍分為協同與拮抗兩方面,食物的性能也表現在歸經上。

兩種以上的食物在一起運用,存在配伍的問題,協同與拮抗:相須相使(增強)具有增強食物營養的作用;相畏相殺(降低)具有降低食物營養的作用 ;相惡(相互牽制,功能降低)係指食物與食物之間產生牽制,降低了它們對身體的益處;相反(副作用,產生毒性反應)則指食物與食物之間產生了毒性而引起副作用。

沒有任何一種化學藥物能夠替代免疫系統,也不可使用化學藥物來刺激免疫系統,否則可能會產生各種副作用,既然不能夠用化學藥物來提高免疫能力,那只能靠「營養」。實際上,人的免疫系統如果不運作,人只能活24小時。

「營養」來自哪裡?來自完整的食物,免疫系統需要植物性的營養。

免疫器官

胸腺是最重要的免疫器官,若被毀掉,則大多得了癌症;盲腸則是由免疫細胞充塞而成,能夠抵抗各類細菌感染;而扁桃腺一旦遭切除,感冒時,風邪則直灌陽明經。所以免疫系統是整個身體重要的要塞,類似國家的重要軍事基地。

平衡膳食

首先從平衡膳食和偏食有害兩方面來說明;平衡膳食的食物種類要齊全,數量要充足,比例要適當。早在《黃帝內經.素問.臟氣法時論》裡就有記載說:「五榖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榖乃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玉米);五果乃李、杏、栗、棗、桃;五畜乃牛、羊、豬、犬、雞;五菜乃葵、藿 (豆葉)、韭、蔥、薤(氣如蔥,葉像韭而中空,鱗莖和嫩葉可食,莖像小蒜)。

合理的選擇食物是首要的問題,一是食物的種類選擇得當,二是需有相應的食療性能,三是搭配要合理,就能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合理的烹調加工食物也很重要,可以減少營養素的流失。

食療的整體觀是:調整陰陽、協調臟腑、適應氣候、照顧地域、因人制宜。

所謂的辨證施食,因為疾病是動態變化的,隨著病因、體質、氣候等因素的變化而不一,一種病可能出現不同的證。根據不同病症的需要而分別配製膳食的原則稱為「辨證施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