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氣度非凡雅量高致──周瑜

 (圖/志清)
 (圖/志清)

文/劉曉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被描寫成一個嫉妒諸葛亮、想置其於死地的心胸狹隘之人,但真實的歷史並非如此。真正的周瑜是氣度非凡、胸襟寬廣、雅量高致。

《三國志》稱周瑜「性度恢宏,大率為人……實奇才也」,他禮賢下士,深得眾人愛戴。而《江表傳》記載的周瑜與大將程普的故事更能說明問題。

程普是東吳老臣,曾跟隨孫堅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看見家世顯赫的周瑜年少得志,心生不快,認為是受前人庇蔭,因此常常在周瑜面前表現出盛氣凌人的一面,並多次羞辱周瑜。周瑜對此並不記恨,反而更加恭敬地對待程普,相忍為國。程普心生感動,對周瑜越發敬重,並對身邊的人說:「與周公瑾交往,如同喝甘甜的美酒,不知不覺自己便陶醉於他了。」

南宋洪邁的《容齋隨筆》中說到,自古以來統兵的將帥,很少有不自視甚高、嫉妒超過自己的人的,但「孫吳四英將」即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都不是這樣的人,周瑜極力推薦魯肅就是個典型例子。北宋蘇軾所作的〈念奴嬌〉中提到「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正是周郎,因此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宋代,周瑜的形象還是非常正面,不過從元朝開始,周瑜的形象被歪曲、影響了後人。

赤壁大戰周郎雄姿英發

赤壁之戰,是導致三國鼎立態勢形成的決定性戰役。而沒有周瑜,蜀漢於赤壁戰役不會勝利,甚至不會有赤壁之戰,因為當時諸葛亮輔佐的劉備,根本沒有戰勝曹軍的實力。

面對曹操大軍壓境,東吳內部出現了主和、主戰兩派。主降派認為曹操名正言順,而且軍事力量強大,東吳不堪一擊,但被孫權召回的周瑜則力主抗曹。與《三國演義》所描述的諸葛亮舌戰群儒以及周瑜中了諸葛亮的激將法不同,正史中記載的是周瑜力排眾議,並進行了精闢的分析。

周瑜首先對孫權說道:「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里,兵精足用,英雄樂業,尚當橫行天下。」指出曹軍不擅長水戰,且冬天嚴寒,馬無草料,士兵長途跋涉水土不服,必定會生病,而這正是用兵的大忌,只要五萬精兵,就可保證取勝。孫權聽了非常高興,說道:「五萬精兵一時難以湊齊,現在選編了三萬,請你與子敬、程公前去迎敵。」周瑜遂被任命為主帥佐都督,帶兵溯長江西上,準備與劉備的軍隊會合,共同對付曹操。

周瑜領三萬水師獨自面對曹操的十五萬大軍,以一抵五,卻在談笑間,讓敵軍「灰飛煙滅」。史載,孫劉聯軍會合後,在赤壁與曹軍先鋒遭遇。由於周瑜指揮得當,加之曹軍士兵不服水土,又不習水戰,聯軍取得勝利。曹軍暫時退回。之後曹軍一方面訓練水軍,另一方面為解決北方陸軍不習水戰問題,下令將戰艦全部用鐵索連在一起。

黃蓋遂向周瑜建議道:「曹軍現在將戰艦用鐵索連在一起,我們正可用火攻來對付他們。」周瑜認為這一計很好,就讓黃蓋寫信給曹操詐降,並約定好了投降時間。曹操看信後,認為連黃蓋這樣的老臣都要投降,孫權指日可破。之後,周瑜給黃蓋準備了十艘戰船,裡面裝滿硫磺及浸過油脂的乾草、蘆草,上面用油布蓋好,每艘戰船後面繫著一艘快艇。到了約降的那天晚上,老天相助,忽然刮起東南風。當詐降的船來到距曹營只有兩里左右,黃蓋下令各船同時點火,然後跳到後面的快艇上,砍斷與火船相連的繩索,最後使曹軍大敗。

作為赤壁大戰總指揮的周瑜,雄姿英發,贏得了關鍵的勝利,並聲震三國。連少打敗仗的曹操回到許都後,也悵然嘆道:「我輸得並不丟人!」足見其內心對周瑜謀略的讚許。

將星隕落

之後,周瑜建議孫權趁曹操新敗的時機進攻益州,奪取巴蜀,與西涼馬超結盟,奪取襄陽,進攻曹操。曹操一破,劉備就不足慮了。這一設想與諸葛亮不謀而合,孫權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讓周瑜回江陵整頓兵馬。

西元210年,周瑜在返回江陵途中得了重病,但他還是竭力支撐來到了巴丘,檢閱軍隊。之後東吳大軍出發,但出發不久,周瑜病逝,年僅三十六歲。

孫權聽到消息後,悲痛異常,哭著說:「公瑾有王佐之才,卻忽然短命而死,以後我將依靠何人?」他親自為周瑜素服舉喪,並到蕪湖迎回周瑜的靈柩,在吳地下葬。

229年,孫權稱帝。稱帝後,孫權又對公卿們說:「孤非周公瑾,不帝矣。」意思是如果沒有周瑜,他是當不上皇帝的。

東晉袁宏在其《三國名臣讚序》中寫道:「公瑾英達,朗心獨見。」「卓卓若人,曜奇赤壁。」周瑜雖然英年早逝,但滔滔的江水卻不會忘記當年周郎的雄姿英發,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