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萬象

畢生鑽研 德學者推崇中醫

德國安索德博士推崇中醫,並已完成黃帝內經的部分翻譯。(網路圖片)
德國安索德博士推崇中醫,並已完成黃帝內經的部分翻譯。(網路圖片)

【記者吳英/編譯】1971年的一天,德國慕尼黑,保羅.安索德(Paul Unschuld)家的公寓單元的門鈴聲響起。他開門後發現了一名年輕男子,對方用英語簡潔地說:「您好,我是詹姆斯‧奎因(James Quinn),來自CIA(美國中央情報局),請告訴我針灸的軍事用途。」

《紐約時報》24日報導,保羅.安索德是西方國家少有系統且嚴肅認真地研究中國傳統醫學的德國學者,過去28年來,他致力中醫最重要著作《黃帝內經》的英譯工作,嚴謹的態度不輸漢學家。

安索德博士收藏1,100份中醫手稿,內含4萬多個處方。這些文件併同他收集的優秀的中國醫學家的雕像,都將送入德國正在建造的博物館中。

很多人認為,中醫只是西醫的備位治療方法,也有人認為中醫有效只是因為心理作用和運氣。安索德博士對此都直言反駁。

不同於許多西方國家使用的中醫教科書,安索德博士的英譯避免現代醫學的術語如「能源」,或西方醫學術語如「病原體」,他在書中說「學習者應了解中醫的原始術語」。

安索德博士出生於醫學世家,1969年和妻子一起來到台灣,並在台灣訪問多位中醫師並完成博士論文,成了中醫專家。

對於安索德博士來說,用中醫理論闡述中國人的精神更有意義。安索德博士表示,中國有句古話說「我命在我,不在天」「在古時候的中國,醫學和政治是相似的:遇事時不應怪罪他人,要從自身找原因。要自問『我做錯了什麼?』『我為什麼如此容易被攻擊?』『我要怎麼做?』這種反思就是(古時候的)中國能夠崛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