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漫談長命百歲的要件(1)

 (123RF)
 (123RF)

編譯/陳淵燦
人,只要是健康或希冀健康,能長命百歲,幾乎是人人求之不得的人生首要目標之一;試想當你為長輩祝壽時,常用而文雅動聽的第一句話不就是說「萬壽無疆」,或是如台灣俗語的「好命食百二」,不是嗎?

然而,長命百歲雖是人人期待,但又豈是人人得以如願以償的事兒?日本原來就有全球首屈一指長命的國民。在日本超過百歲的壽翁壽婆目前超出6萬人以上。據統計,時代進入平成年代的十年來,更急速成長2.4倍的人口。如與1963年時的153人來做一比較,竟也高達400倍之多。

據日本慶應大學醫學部百壽總會研究中心教授廣瀨信義,從1992年起以全國百歲人壽為對象,對遺傳因子、認知機能、日常生活、性格等項做了綜合性的調查。對大約900人左右的壽星做了面談。當他開始進行訪談時,看到在家裡不須扶持而獨個兒自由自在地走動的百齡老人,讚嘆道「真是相當厲害」。現在則對此既不感到驚異,也都早已見怪不怪了。因為他親眼看到縱然年逾百歲,也覺得看來還蠻健康又「年輕」 的人,實在增加不少。

為什麼健康而年輕的壽星增加這麼多呢?原因包括醫學的進步,營養狀態之改善,相關健康知識之廣傳、社會城市的基礎建設(如道路、鐵路、上下水道、通信設備、電氣、瓦斯等)等公共設施之充實完備,等等,涉及到諸多原因。

雖歷經20多年以來的研究,進行了關於「如何健康而迎接長命百歲之法」,但到目前為止,仍無具體而完整地闡明這謎題。雖然如此,由於長年以來的研究,總有些珠絲馬跡的共通點。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這些點點滴滴。

(一)長生不老的飲食

一般說來越長壽,食量就會減少,且多遍向於魚類和蔬菜為中心的平淡無味者居多。然而在實際上與壽星面談中,却發現事實上他(她)們超乎常人想像中的食欲旺盛,更是每日「三頓燒」(台語)的實踐者。再加上充分地吸收均衡營養,和很少染上感冒這兩個共通點。當然食用量是比年輕人少,但一定吃到八分飽。自然也不會有吃得七葷八素,撑飽肚皮的。食材和菜餚也遠非枯槁無味的餐飲,特別是對於肉類或鰻魚等富含油脂的菜色也是為數不少。事實上,更有每星期固定吃幾次豬排的。

例如有位113歲的壽翁相當地衰弱,醫師與家屬都開始為他「計時」了。但計時經過兩週之後,他忽然說出想吃鰻魚;而當家人買來饅魚飯時,他竟然在中餐吃下一半,又在晚餐時吃了剩下的一半;然後慢慢地「起死回生」,恢復了體力,過了十個月後才過世。對於這種「回光返照」的案例,家屬們稱是因他吃了平素喜歡的鰻魚,由此以觀,飲食對既老且久病的人,畢竟還有很大的功效。

就出生年代而言,目前百歲以上的人,都是明治末或大正初出生者,可以想像到年輕時應是以傳統日本餐飲為中心,攝取得久又相當均衡的營養之故。

當然,這其中也有對飲食表現出極端地喜惡者。有些家屬也對其父親厭食蔬菜類而竟然能活到百歲一事,感到驚奇。雖有這種多采多姿的壽星,總而言之,多偏重於取得了均衡的營養者為多。

對健康有益的餐飲,可依年齡而逐漸變化。例如中高年人,常有因攝取營養過剩而致代謝症候群的肥胖問題,但到了80歲以後,就該注意營養不夠或不均衡的問題。

詢問壽星們對於喜愛的食物,發現依然是因人而異;不過對於經常食用的東西且共通的特點竟然是「甜味」與「柔軟」兩種。例如蛋類料理、養樂多等乳製品,每日不缺。人到了超過百歲這一關,咬合咀嚼力減弱,須要有高營養值的食物維持,因此不難理解此一共通性。(下週五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