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教育科普

奇特星體磁場比地球強億倍 如超級發電機

白矮星脈衝星——天蠍座AR(藍色);紅矮星(紅色)(ESO)
白矮星脈衝星——天蠍座AR(藍色);紅矮星(紅色)(ESO)
【記者張秉開/編譯】科學家首次發現白矮星型脈衝星,其大小與地球相當,但質量為地球的20萬倍,電磁場強一億倍。科學家表示,因該脈衝星的極強磁場促使其伴星產生巨大的電流,因此整個星體系統如同超級發電機。

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和南非天文台(South African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的科學家在距離地球僅380光年的空間,鑑別出恆星天蠍座AR(AR Scorpii)是迄今所見的第一顆屬於白矮星種類的脈衝星。

據澳洲科學家網站Science Alert 2月9日報導,華威大學的湯姆·馬什(Tom Marsh)解釋,最新觀測數據顯示,AR Sco所發的光呈現高度極化特徵,表明整個星球的發光情況受磁場控制。

實際上,這種白矮星脈衝星屬於雙星系統,其中的白矮星每2分鐘向其紅矮星伴星放射強大的帶電粒子和輻射。

「AR Sco像一個巨大的發電機:一塊地球大小的磁鐵,比我們實驗室產生的任何最強磁場強10,000倍,每2分鐘自轉一周。」另一位研究者鮑里斯·甘茲克(Boris Gänsicke)補充道,「這種極強的磁場會使伴星產生巨大的電流。因此我們檢測到相應的亮度變化。」

這是天文學家觀測的第一顆白矮星型脈衝星。
 
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幾千顆脈衝星,它們都是星體劇烈爆炸而形成的高速自轉中子星。

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家在尋找星系外的無線電源時,偶然發現第一顆脈衝星。當時,科學家認為脈衝星是一種白矮星,但在分析了螃蟹星雲中心的一顆脈衝星後,意識到白矮星不可能這麼快速的振動或旋轉,因此脈衝星一定是一顆中子星。

中子星和白矮星之間的差異源於他們的形成方式不同。中子星是由大質量恆星崩解和超新星爆炸而產生,而白矮星是小質量恆星靜靜塌陷的結果。因此,中子星比白矮星溫度更高、磁場更強、旋轉速度也更快。

科學家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白矮星型脈衝星是否為罕見的星體。

該研究已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