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高雄

COWORKING正夯 我們在駁二共創基地

「一起設計」持續推動「鹽埕水上人家-未來大溝頂」計畫,希望從小地方開始,讓城市有些改變。(「一起設計」提供)
「一起設計」持續推動「鹽埕水上人家-未來大溝頂」計畫,希望從小地方開始,讓城市有些改變。(「一起設計」提供)

文/記者方金媛
「駁二」是高雄最夯的景點,也是文青的朝聖地,即使是上班日,仍吸引不少遊客湧入;「駁二」儼然成為高雄最閃亮的招牌。 

駁二 被找到→找到自己 

「駁二」指第二號接駁碼頭,位於高雄港第三船渠內,原為一般的港口倉庫。2000年,國慶煙火首度跨出台北,南下至高雄舉行,在尋找適當施放地點的過程中,駁二倉庫群意外被發現;2001年,一群熱血的藝文界人士成立駁二藝術發展協會,催生推動駁二藝術特區為南部人文藝術發展的基地。

2006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接手駁二藝術特區,之後推出高雄設計節、好漢玩字節、鋼雕藝術節、貨櫃藝術節等充滿城市創意特質的展演,讓駁二的風貌不斷翻新,也開啟與新世代的對話。

如今,駁二已成為高雄文創產業、影視數位內容發展最重要的據點,吸引了越來越多元的產業進駐,市府也透過「文創人才駐市計畫」,提供倉庫空間與補助,培植在地文創人才。

第一代的「高雄文創設計人才駐市回流獎助計畫」,以駐市或個人工作室型態回流高雄;第二代的「高雄文創設計人才回流進駐大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倉庫群獎補助計畫」,轉變為快閃店面或是工作坊的形式進駐駁二。

共創基地 在地扎根創意共好

「駁二共創基地」是一全新規劃的共同工作空間,為不同文創參與創造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台,建構出彼此都能分享的資源,進而激盪出更大的文創能量。

「駁二共創基地」的成立,可說是第三代的文創設計人才扶持計畫,不僅支持人才,更為進駐的創新團隊提供實際運作的協助。    

「駁二共創基地」位於大勇路上的華運大樓,距離最近的C1.2.3倉庫僅隔一條必信街,是當年由台糖公司提供土地,於1982年興建完成的10層大樓。台糖公司曾於1995年將四樓出租,作為保齡球場,然而隨著鹽埕地區人口逐漸外移,保齡球館歇業後,台糖遂將三、四樓改為辦公室使用,直到2015年台糖遷回橋頭辦公室。2016年由市府文化局承租,作為共創基地,開始進行內部大改造,2017年3月正式對外營運。

「共創基地」的「共」代表共好、共用、共享、共生;「創」是創意、創作、創業、創新;「基地」則是「穩固根基、在地扎根」的含意。因應跨界、跨領域的時代變遷,共創基地也以創意來設計空間。

空間靈活  創意匯流

共創基地兩層樓面積共1,200坪,規劃有60間3~15坪大小不等的辦公室,以街區式隔間,營造巷弄感;在公共空間中,更設計全景落地窗,可一覽高雄港的壯闊港灣景色;一整排面海的個人座位區,提供免費無線網路及插座,可以月租、年租或日租使用。

由於舊大樓的高度有限,故特意將天花板拆除,並將三、四樓部分公共空間打通,打造視覺通透性,作為跨樓層的國際級設計藝術專業書牆。

上、下兩個樓層間,不僅可以爬樓梯,還可以溜滑梯、爬鋼管,擺脫了制式辦公室的僵化氛圍,增添空間的活潑和趣味性,讓工作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共創基地裡還規劃有「共議空間」、「共學教室」與「共享食堂」3個機能性場域。「共議空間」為企業級會議空間;「共學教室」適合舉辦講座、課程、研討會、發表會等;「共享食堂」是進駐者平時用餐和交流場所,也是廚藝教室與餐飲品鑑活動的空間。

文化局並將與產業最相關的「駁二營運中心」與「影視暨拍片支援中心」搬遷進入共創基地,並有智慧財產法律專業的律師事務所,以及熟稔創業服務的會計事務所,以「專業鄰居」身分進駐,提供最專業直接的服務。

跨界菁英 共享共榮

首波進駐者共有16個單位,包含視覺藝術、建築、時尚、產品設計、數位內容等,他們懷著不同的夢想,在這裡透過交流分享,碰撞出更多的創意和靈感,同時也找到更多的可能及合作機會。

【依璨禮服設計】

「依璨禮服設計」在上海具有相當知名度,創辦人呂旻秀回到駁二,成立設計部門,希望培育更多台灣設計人才。

呂旻秀說,駁二是個地標,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是她成立工作室的首選。她說,在申請進駐過程中,讓她調整工作態度,也在繁瑣的行政流程中,讓她更加確認回台灣的初衷。

呂旻秀說,共創基地裡悠緩的步調使她心境更容易沉澱,讓她的設計更靈動、雅致。在這裡也讓她認識了許多不同的年輕人,加速了彼此的互動模式。

她說,台灣年輕人具有設計理念,美感強,但是投入的心不夠開放,缺乏嘗試的勇氣。她希望提供自己的空間,讓有興趣的人在這裡打好基本功,培養出真正的禮服設計專業。

她也分享,服裝能改變氣質,設計就是改變生活質量。設計不只是創意或是完成自己,而是要能夠符合個人的氣質和需求,這才是功夫所在。她希望透過設計讓更多人能享受生活美學。

呂旻秀也說,在共創基地,她希望能將回收的服裝,透過精緻的手工再利用,例如:把牛仔褲改成禮服,或加上刺繡,延長它們的壽命,減少資源浪費。在這快時尚的時代,她希望大家可以放慢腳步,回看「精美」的價值。「好東西真的可以留下來,老衣櫃裡祖母的舊大衣,不正是給人很多的驚喜和感動?」她說。

【odor funder】

「odor funder」創辦人洪晟富從小在鹽埕長大,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香妝品學系,2015年與夥伴於台中共同創辦LFP香料香水實驗室,進行客製化香水服務。2016年12月進駐駁二,期望能用氣味為品牌打開嶄新的行銷面向,為藝術創作開啟靈感,也能為大眾創造前所未有的嗅覺體驗,「把記憶,嗅進心裡」。

洪晟富說,共創基地提供了許多優勢條件,圓了他想回鄉創業的夢想。一來可以直接對口駁二的資源,二來有媒體匯聚的效應,能提高曝光度。此外,與客戶接洽時,「駁二」的招牌可以提升對方的信任度。

他也說,在共創基地,透過與不同設計廠商的交流,碰撞出許多創意和商機,包括與禮服設計的合作機緣,是進駐前料想不到的。

洪晟富最近為駁二「Mo:毛毛熊特展 Exhibition of love」設計氣味,並把氣味置入特展的酷卡中,同時在展場提供特製的粉紅色香水噴洒,讓參觀者在離開後,還能對毛毛熊的粉紅可愛氛圍回味無窮。

【一起設計】

「一起設計」團隊的成員都是高雄子弟,邱承翰為叁捌旅居負責人,辜達齊和陳佑中皆曾在宜蘭田中央建築事務所服務,擅長老屋再造,曾獲2014年ADA新銳建築獎。該團隊目前對基地周圍有些想像,例如:持續推動「鹽埕水上人家-未來大溝頂」計畫,希望從小地方開始,讓城市有些改變。

辜達齊說,駁二共創基地「打群架」的概念和「一起設計」的精神契合,希望在這裡能與更多人投入在地設計。

他說,共創基地公共空間的設計靈活,上、下樓層打通,可以促進交流;在這裡可以認識到跨界工作者,不僅能延伸觸角,也能互創商機。此外,共創基地提供豐富的資源,包括講座、分享會,是設計工作者吸收知識很好的管道。

辜達齊也說,因為是新創公司,希望基地能提供財會等專業諮詢。陳佑中希望有更多單位進駐,彼此做不一樣的事,串門子拚產值,開拓視野,延伸觸角。

【滾動綠葉工作室】

「滾動綠葉工作室」為共創基地最年輕的團隊,也是2014年駁二青春設計節的參展學生,畢業後於母校和春科大育成中心成立桌遊工作室。因為想更直接面對業界挑戰,選擇離開母校扶持而加入共創基地。

目前團隊有5名成員,負責美術設計的楊淑婷說,駁二已成為一個招牌,她的獨特性在於來到這裡的人或工作者都有確切的方向、目標,是團隊想要認識的對象。

她說,在學校創業,接觸到的人不多,同質性高,也缺乏經驗,所獲得的資訊與外界有落差,希望在共創基地能豐富自己的視野,有機會與同業不同的設計師或跨界合作。

她說,共創基地串聯不同人才交流、分享的機會,提供豐富的資源和即時訊息,活動規劃也多元化,這些優勢,在一般公司單位可能都無法達成。她認為年輕人創業,共創基地是個很好的基點。

滾動綠葉工作室目前已開發的遊戲有三款,其中兩款獲得2014年全國大專校院桌上遊戲設計大賽第一名、第二名。

 【英華攝影工作室】

陳英華是國內著名的攝影師,2015年獲MPA(英國攝影大師協會) 比賽卓越獎。「英華攝影工作室」的進駐者陳品妤為工作室負責人,也是陳英華的女兒,她希望藉由進駐基地尋找合作夥伴,也希望將陳英華婚紗攝影創作的獨特技術,分享並傳承給年輕一代的攝影愛好者。

品牌總監呂佳家說,駁二是高雄的文創品牌,希望能在這裡認識更多有相同理念的藝術家。進駐後,透過跨界交流發現許多可能性,也因為理念相同而產生更多連結。她認為,「共創最大的意義,是讓一群對文創有共識的人在一起。」「因為人對了,事情就很容易發展。」她表示,很滿意共創基地這樣的環境。

呂佳家說,進駐以來,共創基地積極為廠商提供資源和訊息,也鼓勵廠商提出創作或展覽計畫,並給予協助。此外,駁二還有很多天然的優勢,例如:海、港口和舊建築,提供攝影者很大的便利性,也為創作加分不少。

駁二吸納了海洋的氣息,開闊而奔放,也始終走在自己的軌道上,有自己的裝扮和味道,設計自己的規則,進行一場和自己競賽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