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 社會萬象

陸再爆論文造假 國際期刊撤107篇

中國論文造假遭撤,創下了正規學術期刊單次撤稿數量之最。(Fotolia)
中國論文造假遭撤,創下了正規學術期刊單次撤稿數量之最。(Fotolia)

【記者李淨、許蒔/綜合報導】近日,中國醫學界再次爆出大規模撤稿醜聞。世界最大學術出版機構之一的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4月20日宣布,旗下學術刊物《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在於2012年至2015年發表的107篇論文,因涉嫌「同行評議造假」被撤稿,這些論文全部與中國研究機構有關,且創下了正規學術期刊單次撤稿數量之最。

施普林格細胞生物學及生物化學編輯總監巴特勒(Peter Butler)參加了此次調查,他指出,「論文提交的評審人建議中,使用了評審人的真實姓名,但假冒了其電子郵件地址,這讓編輯以為文章發送給了真正的評審人。」而這些「假評審」向期刊提供正面誇讚論文的審稿意見,「在我們與真正的評審人進行調查和溝通之後,他們確認並沒有對論文做過評審。」

巴特勒還提到,他們的篩查工作不針對任何國家。但在中國,有一定證據表明,提供所謂語言編輯服務的第三方機構(指提供論文代投服務的機構)在操縱評審流程上扮演了一定角色。他說,「我們撤銷這些受到影響的論文,旨在清除不良的科學紀錄。」

去年,因為類似的原因,《腫瘤生物學》有25篇論文遭撤稿,今年的撤稿數量打破正規學術期刊單次撤稿數量的最高紀錄,據《南方都市報》等多家媒體報導,107篇論文全部來自中國。

由於斯普林格定期審查與業務夥伴的關係,在2016年底,斯普林格停止出版《腫瘤生物學》;該期刊新的出版商SAGE的發言人表示,《腫瘤生物學》編輯團隊已經推出新的評審做法,以防止未來的偽造審稿事件。

中國論文並非首次造假

2015年,投給西方國家刊物或出版社的中國科研學術論文,有百餘篇被撤稿,包括該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社撤銷43篇論文,其中41篇來自中國;8月,施普林格撤回旗下10本學術期刊上64篇論文,其中絕大部分來自中國;10月,擁有《柳葉刀》(Lancet)、《細胞》(Cell)等知名學術期刊的愛思唯爾(Elsevier),撤銷旗下5雜誌中的9篇論文,全部來自中國;2015年10月15日,《美國移植學報》(AJT)連續發表兩篇撤稿聲明,撤銷了中國有著「換肝之父」之稱的范上達及其研究團隊9年前發表的兩篇論文。

而在今年2月6日,《科學》雜誌(Science)在其網站上發文說,國際肝病研究協會的官方期刊——《國際肝雜誌》(Liver International)撤銷了中國兩名器官移植專家的論文,並終身禁止兩人投稿,原因是擔心「其肝移植安全性數據研究所涉及的器官來自中國死囚」。

令人吃驚的是,這次被《腫瘤生物學》撤稿的107篇論文,涉及中國多個城市多家三甲和知名大學醫院的醫生,包括: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等三甲醫院,以及浙江大學附屬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醫院、山東大學附屬濟南市中心醫院、湘雅一、二、三院等。其中,北京協和醫院、浙江大學附屬醫院等醫療單位,曾涉嫌參與活體摘取法輪功學員器官,而被列入海外國際組織的追查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