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任何兩岸交流 學者:都有統戰目的

「中國新歌聲」的活動海報,把國立台灣大學改為「台北市台灣大學」,引發台大學生反彈。(台大學生會提供)
「中國新歌聲」的活動海報,把國立台灣大學改為「台北市台灣大學」,引發台大學生反彈。(台大學生會提供)

【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中國新歌聲」活動,引發台大學生濺血事件,引發各界關注。學者分析,在舉辦過程中種種不對等的做作法與矮化,早已讓學生不滿,以「文化交流」或「民間交流」為名義的任何活動,背後都一定有北京政治權力的主導與支配。過去台大租借給許多活動主辦單位,台大學生卻沒有這次如此激烈的反對,這顯示出當下年輕人對中共的不信任,以及對兩岸關係下的中國因素基本上不是採取正面思考。

「中國新歌聲」前(24)日下午在台大田徑場舉辦「2017 『中國新歌聲』上海.台北音樂節」活動。台大為了舉辦全運會斥資 3‚700 萬元剛完成修繕、經國際認證的場地遭損毀。不少台大學生為此發起抗議活動,阻擾活動進行,未料抗議活動結束時,「愛國同心會」、「中華統一促進黨」成員,卻在台大門口持甩棍毆打落單學生,引發各界譴責。


台大具指標性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華人民主書院董事曾建元談到,台大是台灣非常具有意義指標的大學,在早期台大就以繼承中國五四運動,北大精神傳承者自居,前校長傅斯年更是從北大來台的指標性人物,利用流行音樂是雅俗共賞的方式,進入到台大舉辦,更是想傳達台灣青年人對兩岸交流的一種接納,但依舊擺脫不了其政治介入色彩。

例如「中國新歌聲」的活動海報,竟把國立台灣大學改為「台北市台灣大學」,限制主辦單位所有宣傳海報,不可使用台大校名。曾建元說,「這不是很荒唐嗎?就是想去掉國立兩字,明顯是政治操作。」

乍看之下似乎為單一事件,但是兩岸交往的架構,長期遭到中共扭曲,主要因為中共制度,其結構性因素,導致兩岸交往不對等,變成一種常態。

此外,台大的校訓為「敦品勵學、愛國愛人」。愛國是台大重要傳統,也是延續五四運動北大精神,傅斯年定下來的校訓。在台大校園舉辦活動,卻限制台大學生拿旗幟,當然台灣是自由民主國五星旗也可拿到校園,但若卻不准學生舉自己國旗,這種差別不平等對待,這種憤怒情緒必定會上揚。

兩岸交流名目多   政治是唯一

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談到,所謂兩岸交流,從來沒有是文化的,也從來沒有是民間的。只要是兩岸接觸,都絕對是政治的。

以「文化交流」或「民間交流」為名義的任何活動,背後都一定有北京政治權力的主導與支配。這次在台大校園所爆發的暴力事件,血淋淋告訴我們,任何交流都沒有任何幻想空間。

尤其「中國新歌聲」的活動海報,將台大校名改為「台北市台灣大學」時,台北市文化局、台大都沒有講話。這張海報並非這兩天才貼出,兩個主辦單位卻完全保持高度沈默,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陳芳明不解,一個星期以來,台大校園的情緒已經沸沸揚揚,權力在握者竟然完全置身事外。

張宇韶:台青年對中共無好感

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東吳大學法律系兼任教授張宇韶則談到,台灣是多元社會,主辦單位是有申請辦活動權利,更可從中看出兩岸的巨大差異。

對於學生以干擾活動進行方式表達訴求,外界持不同意見。張宇韶認為,若主辦單位合法申請,斟酌情理法部分,這樣的干擾活動的行為,的確有待商榷。他建議,應可把重點放在,為何中共「半官方」活動可以在校園舉行,其背後是否有黑手,則是值得揭露的重點。他認為,台大作為最高學府,學生的態度,是對中共統治下的中國,並非持正面態度。

兩岸最大差別在於,台灣自由開放、尊重言論自由,但中共既然選擇在台大辦活動,提出各種要求與限制本就令人反感。張宇韶說,那是否可讓台灣團體,在北京大學辦同樣的「台灣好聲音」活動,但這不可能嘛!這就是兩岸的差別。

針對愛同會的作為,張宇韶說,這絕對是預謀性的,他們的暴力行為沒有任何訴求,一來就打人,他們高舉著統派旗幟,為反對而反對,在毆打學生的影片中可看到,他們一副「跟我意見不一樣,你就是欠揍」,這模樣已讓台灣人極度反感。

尤其愛國同心會這種紅統派,長期對法輪功學員、民運人士的暴力攻擊,包含之前香港民運人士黃之鋒、羅冠聰來台,在機場就遭到其暴力攻擊,台北101廣場對於法輪功學員訴求長期暴力相向。

他質疑,這暴力行為卻一而再,再而三發生,政府的公權力到底在哪裡?這次又專門找落單學生。張宇韶說,對於愛同會的行為,持絕對譴責的態度。

外界認為,北市文化局、台大校方受到施壓。曾建元則認為,「台大應該不可能收到施壓,他連教育部都不管了」,上海市台辦、北市文化局更不可能撼動得了台大意志,只能說台大是過於輕忽這件事所帶來的效應與嚴重性,而用馬虎與僥倖心態來行事,加上台大主政者也非法政背景,對政治上敏感度較低,沒有思考共產黨在其體制下,所顯示出的政治立場與做法,在民主國家會被如此令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