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藝文活動

《柏林 1936》書摘

《柏林1936》,由貓頭鷹出版社出版。(貓頭鷹出版社提供)
《柏林1936》,由貓頭鷹出版社出版。(貓頭鷹出版社提供)

【大紀元訊】阿道夫.希特勒人呢?帝國總理不參加他自己政府的招待會。如同奧運期間所策畫的一切,希特勒保持距離也是計畫中的一環。他要培養一種工作孜孜不倦的「元首」與忠實奉獻的大家長的形象,對此等人物而言,娛樂和應酬一點兒也不重要。

希特勒的受歡迎程度在1936年夏天達到最高峰,此時更深入影響到工人階級。某週從挪威流亡地悄悄返回柏林的大人物維利.勃蘭特(Willy Brandt;反納粹政治家,德國第30任總理)證實了這一點,「為什麼我們不認清事實,就連從前投給左派的人,現在也表示對希特勒印象良好。」

直到1936年夏天的攝政期間,希特勒在外交上還是帶給人一連串大膽的政治挑釁和壓榨的印象。1933年10月,德國宣布退出國際聯盟以及日內瓦軍備縮減會議,並開始了大規模的軍備擴增;之後還不到2年,希特勒採用徵兵制,違反了〈凡爾賽條約〉中一項最重要的規定。原本10萬人的國防軍,在新的徵兵制後增加為55萬人強。
  
1936年3月初,希特勒鋌而走險,完成了目前為止最大張旗鼓的動作,他派德國軍隊進駐萊茵河岸「去軍事化」的萊茵蘭地區。希特勒稱呼他這一著棋為「重振國家榮耀和帝國主權」,事實上,他已破壞了國際協定。

〈凡爾賽條約〉和〈羅加諾條約〉裡,萊茵蘭地區主要是為了法國的安全需求所成立的緩衝區,所以根本禁止帝國在此區維持軍備。違反條約表現出敵對的行為,可以解釋為干擾世界和平,換句話說,德國政府採取的行動,提供了其餘簽訂條約的夥伴一個名副其實的開戰理由。

1936年初,希特勒賭上一切,幾年後他承認道:「進駐萊茵蘭之後的48小時,是我人生中最緊張的時刻。」巴黎會如何反應?會開戰嗎?

希特勒說:「如果當時法國人進入萊茵蘭地區,那麼我們必會在責罵聲和羞辱之中撤退,因為當時我們掌握的軍事力量,完全不足以成為有力的對手。」不過什麼都沒有發生。

除了抗議信的往來之外,倫敦和巴黎政府保持沉默,如此一來,希特勒讓西方強權的猶豫不決暴露了出來,他侮辱了他們,牽著他們的鼻子在政治競技場繞圈。

才過沒幾週,柏林奧運賽裡,希特勒又擺出他的偽善面孔。緊接在挑釁和毀約後表現出低調與可靠的假象,正是最初幾年國家社會主義獨裁政權的特徵;同樣的道理,柏林的運動會也美化了萊茵蘭地區的毀約。

柏林奧運是納粹騙局的顛峰。就算上個月公然毀約,希特勒還是成功地以愛好和平的國家元首姿態出現。獨裁者真正計畫的事情是什麼?某一天,他把自己的思想寫在紙上,可惜我們無法得知紀錄的確切日期,可以確定的是,文件是1936年8月誕生的。

也許希特勒擬定他那些可怕的想法時,正是戈培爾在國家劇院信誓旦旦發誓民主和平的那一晚?在希特勒眼裡,和蘇聯開戰是大勢所趨:德國是「優越的民族」,需要新的「生存空間」。極度機密的備忘錄最後記載:「我訂定以下的任務:一、德國軍隊必須在4年內成為可動員狀態。二、德國經濟必須在4年內進入備戰狀態。」3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轉載自《柏林 1936》,貓頭鷹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