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休閒旅遊

大稻埕的老街區 舊建築的新生

仿自南洋等地的「殖民地式」洋樓,二樓窗戶有圓弧形的拱頂。(記者陳懿勝/攝影)
仿自南洋等地的「殖民地式」洋樓,二樓窗戶有圓弧形的拱頂。(記者陳懿勝/攝影)

【記者陳懿勝/台北報導】台北的建築,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不外乎是高樓聳立、水泥叢林,在鋼筋構築的都市之中,若再加上疾行的人車與忙碌的生活節奏,總會讓人感覺喘不過氣來,若有一個可以跳脫索然乏味的現代化建築之地,對於台北市民來說,確實會是個難得的生活樂趣。

快與急,或許是台北人的生活氛圍,但在台北火車站的北方,仍有個歷史悠久的街區,緩與慢就是這個地方帶給人的感受,它就是「大稻埕」。

想要感受大稻埕的魅力,必然要花個幾個小時在這裡的街道之間穿梭,不論是慈聖宮前的美味小吃攤,還是連棟式街屋的咖啡、茶飲,亦或是藏身在巷弄間的選物文創小店,都與西門町、信義商圈的時尚特色有著天壤之別。

除此之外,走入大稻埕,最重要的還有在百餘年的繁華之際所保留下來的歷史建物,刻畫著舊城歷史軌跡,而兩側華美的建築立面,大器展現在訪客面前。中藥行、南北貨、各式雜貨等新舊商家合力打造出專屬於這地區的新生活美學,曾經沒落的大稻埕,再也不是台北市外圍的老舊街區。

層次豐富的街屋建築

以現有的地理位置來看,大稻埕是指淡水河以東,民權西路以南、重慶北路以西、忠孝西路以北。在清末,因一府二鹿三艋舺中的艋舺(萬華)河道日漸淤積,大稻埕取而代之成為北台灣的商業中心,英、美亦紛紛在此成立商行,大稻埕成為當時「干、茶、布、藥」的集散地。

不論是從北街、南街走入大稻埕,都可以見到連棟式店鋪形成的街屋,而在百餘年的繁華發展歷程中,所幸不同年代的建築得以保留下來,讓大稻埕街屋呈現閩南式、洋樓式、仿巴洛克式、現代主義式四大類的建築風格。

這條老街的發展初期,以傳統閩南式街屋為主。以林五湖祖厝為例,該街屋屬於「三進二庭」建築,第一進為營業用的店鋪,店面大門是可活動式設計,拆下門板後,大件貨物可以直接進入,而內部的「樓井」則讓老闆方便由上往下看清店面動態(監視伙計工作);第二進為生活起居的住所,其屋頂的2個天窗,讓屋內擁有良好的採光;第三進則是作為倉庫使用。

時間來到1860年,由於大稻埕有許多外商在此從事貿易活動,清政府在大稻埕設立了外僑居留地區,洋樓式建築也在此時帶入此處。洋樓的樣式仿自南洋等地的「殖民地式」洋樓,多為兩層樓紅磚建築,特別的是,有著中式的匾額框和花鳥裝飾,二樓窗戶也有圓弧形的拱頂的設計,為西洋的栱窗形式與中式的窗洞合併的呈現。

因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極力吸收歐洲文化,所以在日治期間,大稻埕也引進不少仿巴洛克式的建築。當走入迪化街,抬頭一望,建築頂層的山牆、窗前的花台、建築的立體外觀、雕刻等都有著繁複的花草紋飾;建材則以紅磚與洗石子交互。

最後一種現代主義式建築約在1930年代興起,代表著對於理性以及秩序的追求,與前一時期的巴洛克式建築有極大的差別,不僅將裝飾華麗造型特殊的山牆改為平直的女兒牆,花草浮雕則由幾何圖案取代,並以大量的洗石子建材取代過去使用的紅磚。這種現代主義式建築是目前迪化街的建築風格現存為最多一種。

創新再造大稻埕

走過了歷史,一棟棟的街屋靜靜的看著大稻埕的更迭,從清末到日治,不同時期的南北雜貨、茶葉、布匹、中藥等產業也經歷了興衰變換。大稻埕因台北市中心向東轉移政策的影響,人口隨之外移,曾經的繁華也逐漸衰退沒落。

就算如此,大稻埕的商人文化仍未被歷史洪流所埋沒,人文底蘊在此處持續萌芽。過去以住家為主的迪化街北段,餐飲、咖啡、創意小店就如同新鮮的血液,為舊街區注入新的生命力,帶來了充沛的創新能量;在地文史工作者則是透過文化資產史蹟導覽,把大稻埕百年歷史風華的商人文化,傳遞給每個走訪大稻埕的聽眾。

這看似守舊的大稻埕,潛藏著創新的火種,如今正鼓舞著一群擁有冒險精神的創業者來此處挑戰,刺激著這塊地區的商人文化。不同世代及產業的交織,會創造什麼樣的大稻埕商圈,或許這就是訪客們想要親自探究大稻埕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