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台商快逃專題】美中貿易戰衝擊 赴陸台商小心這些危險

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研究所長劉孟俊建議台商須調整體質,隨市場而設生產基地。圖為示意圖。(STR/AFP/Getty Images)
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研究所長劉孟俊建議台商須調整體質,隨市場而設生產基地。圖為示意圖。(STR/AFP/Getty Images)

文/記者張原彰
美中貿易戰開打,使得中國經濟發展趨緩,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研究所長劉孟俊提醒,隨著中國經濟風險加速擴大,尤其是難以預期的政策性風險,台商這時若得到中國不得不審慎評估,建議台商須調整體質,隨市場而設生產基地,另外,高科技產業能順應局勢到美國設研發基地,可解決尖端科技人才短缺的問題。

中國經濟發展恐趨緩

劉孟俊表示,美中貿易戰下,中國所面臨的經濟風險不僅在出口衰退,還包括早已無法被處理的地方債、人民幣貶值、資本外流等經濟風險,也會被加速擴大,加上美國正在阻擋中國取得高科技技術,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恐大幅趨緩。

劉孟俊表示,中共正發展「中國製造2025」,為吻合產業發展需求,勢必會持續招攬台商,台商得面對中國經濟存在的諸多隱憂,也得承擔諸多風險,尤其是政策風險,因此不得不慎。

劉孟俊進一部解釋,中國租稅環境已經改變,廠商不能再參照舊有的避稅模式,這都會影響利潤。另外,中共的政策說轉彎就轉彎,如:曾提供新能源補助,但企業耗費鉅資設置設備後,政策卻「急煞車」不補助,「在中國廠商投資不能靠著補助獲利,要不補助才獲利才是安全的。」

另外,中國各個區域、省份還會因發展目標不同,而存在不同風險,劉孟俊舉例,去年底昆山市為保證河流的的水質達到國家下達的年度考核標準,緊急通知270家企業全面停工,甚至波及台商。

陸地方官素質也需考量

劉孟俊表示,「不能只看政策趨向,每個地方差異性很大,地方官的素質也需要考量,素質低的甚至不會理會台商的困難。」

劉孟俊表示,總結多年來的經驗,中國不是公平競爭的環境,許多陸企是國營企業,可以透過政府管道取得台商的機密,台商根本無法與他們競爭,這也是台商必須考量的重點。

美國總統川普的諸多經濟政策改變美國發展方向,美中貿易戰以美國市場的商機,正牽動製造業回流美國,美國同時希望包括台灣等國家的企業到美國設置基地。

劉孟俊表示,美國的投資環境與中國差異非常大,美國是個政策公平的國家,即使部分州對外商友善,但不會過分偏袒外商,因為會引來本土商人的抗議,因此不會特別針對外商做補貼,但美國仍有政策性補貼,只要符合條件不分你我皆可獲得。

劉孟俊表示,不過美國是全球尖端產業重要的技術來源,具有厚實的基礎科學實力與技術創新能力,台灣企業的研發能力偏向於製程上的研發,美國的研發人才正好是台灣較缺乏的面向。另外,台灣招募歐美科技人才較困難,若能直接把研發基地設置在人才擠擠的美國,直接招募美國人才,會是企業轉型成研發導向的重要做法。

可轉型市場為導向

劉孟俊表示,另外,台灣企業過去較重加工與代工,忽略經營市場端。他建議,部分企業可以調整方針,轉型為以市場為導向的生產模式,因為只要利潤夠厚不會輕易受到美中貿易戰、國際局勢的影響,而美國能滿足企業發展市場服務的需求。

劉孟俊解釋,台商過去集中在中國生產,再將商品外銷到美國或是其他國家,但隨著美中貿易戰,必須改變這樣的商產模式,應擴增生產據點,改成「哪有市場就在哪生產」,在美國、歐洲、東南亞等地都設據點,「危機就是轉機,台商趁現在轉變體質,才能因應未來的全球經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