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要聞

美商界警告:製造業流失損害創新能力

專家分析,製造業外移衝擊美國的創新能力,要維持全球競爭力榜首的地位仍存在挑戰性。圖為美國總統川普聽取無人機的使用。(Getty Images)
專家分析,製造業外移衝擊美國的創新能力,要維持全球競爭力榜首的地位仍存在挑戰性。圖為美國總統川普聽取無人機的使用。(Getty Images)

【記者Emel Akan/報導、孫洐源/編譯】自2008年以來,美國在世界經濟論壇(WEF)2018年度全球排名中首次重返榜首,重新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但專家警告,經過幾十年的全球化進程,美國的創新能力不斷受到衝擊,因此維持榜首地位仍存在挑戰性。

WEF的報告表示,所有推動競爭力的因素都有助於使一個國家的創新生態系統充滿活力,使其成為一個「超級創新者」。然而,由美國製造業代表組成的「製造業前瞻聯盟」(MForesight)警告,自2000年以來,已有7萬多家工廠關閉或遷移至海外。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繼續採取離岸研發,其創新生態系統則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

據哈佛商學院教授皮薩諾(Gary Pisano)和史兆威(Willy Shih)的研究,當一個國家失去製造能力時,它也失去了創新和競爭的能力。

商界領袖和政界人士現在也看到,離岸外包造成了美國在某些行業的競爭能力有所落後。例如在太陽能領域,大量專有技術和生產基礎設施已經轉移到亞洲,儘管太陽能電池是在美國發明的,但目前只有3.7%的太陽能光電產品產於北美;根據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數據,85%的太陽能光電產品產於亞洲,以中國和台灣領先。

除了太陽能光電產業,從半導體到可充電電池,有很多美國工業產品漸屬「瀕危物種」。

據MForesight的報告,新的趨勢是「在他鄉發明,在他鄉製造」,因此報告呼籲,保持本土的製造能力是保留開發下一代專有技術的關鍵。否則美國可能會失去在無人駕駛汽車、機器人、生物製造、能源儲存和量子計算等新興產業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