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 教育園地

如何管理並排解壓力? 

有時候,失敗並非最糟糕的事情,不要始終給自己設定高目標使自己揹負沉重壓力。(123RF)
有時候,失敗並非最糟糕的事情,不要始終給自己設定高目標使自己揹負沉重壓力。(123RF)

編譯/伊璉
升學主義掛帥的年代,許多學生在就學期間感到無比的壓力,遠遠超過自己所能承受的範圍,又或發現預期中的學校生活比現實有一段差距,有些學生因此輟學、逃課,甚至往非法的舒適圈踏入。

根據澳洲健康與福利研究所(AIHW)對澳洲學生的統計,每年在16~24歲的學生中,約1/4的年輕人會出現精神疾病。雖然身處校園,周邊多是同齡人,但是大學生也可能會因為遠離家鄉而感到孤獨。

澳洲醫學學生協會(AMSA)2013年的一份調查發現,和沒有財務壓力的學生相比,處於經濟壓力下的學生其精神疾病報告率增加了一倍。該協會報告還發現,約1/3的大學生報告患有焦慮、酗酒或飲食失調。

針對部分大學生面臨的壓力,麥覺理大學(MQ)情感健康中心的研究員和心理諮詢師烏斯瑞奇(Viviana Wuthrich)博士解釋說:「個體差異很大,有些人可以長時間處於高水平的壓力之下,有些人就不行。」

每日保留宣洩壓力的時間

烏斯瑞奇教學生應對壓力,在自己的日程表中留出「宣洩壓力時間」並實現態度的轉變。「問題的關鍵是你要知道自己在何時是承壓極限,然後這個時候就要懂得宣洩壓力。」烏斯瑞奇說,「我們知道掌握平衡至關重要,沒有人可以總是『玩命地做』,完成那些高壓任務,我們必須有一些時間讓自己放鬆。」

學會退後一步 很多事比成績重要

她還表示:「情緒壓力來自於我們給自己的訊息。那些(處於壓力下)的學生給自己的信息是,分數至關重要,如果達不到一定分數,就無法繼續學業。但他們需要學會後退一步,認識到生活還有很多事情比在大學取得優異成績更重要。」

倫納說,少量的壓力對學生集中注意力、努力學習會起激發作用。不過,當壓力導致疲勞、疲憊和讓你感到沒有得到回報的時候,壓力就會起到干擾作用。他注意到,很多學業優秀者都非常認真,自我犧牲、有點癡迷。

「他們非得要集中精力,當他們能掌控一切的時候就會感到很欣慰。」倫納說。可是,一旦這些目標沒有實現,那麼這些學生就會感到身心俱疲,失去信心。

態度輕鬆 更容易取得成功

事實上,那些態度更輕鬆的學生更能取得成功。倫納說,這些學生在他們決定投入的時間內做到其能力範圍內的最好,如果作業只拿到了通過,他們會把重點放在如何解決問題。他們也許會想,可能我得看看其他人的作業,知道他們為什麼分數比我高,但這一切幾乎不帶任何感情色彩,不過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倫納建議,幾乎每所大學都為學生提供免費諮詢,「大多數學生都能克服壓力,但那些對自己抱有很高期望的學生,在他們沒有達到這些目標時就會感到更多的憂鬱情緒。」

真正在學業上取得成功的是那些認識到失敗乃人生必要經歷的人。對此,倫納表示:「有時候,失敗並非最糟糕的事情,不要始終給自己設定高目標使自己揹負沉重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