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要聞

美中貿易失衡根源:中共進口替代政策

自2006年以來,中共推出了一系列野心勃勃的產業政策,瞄準國內和全球的新興及高科技產業,同時提升中共國有企業在國內和全球市場的占有率。 (Anthony WALLACE / AFP)
自2006年以來,中共推出了一系列野心勃勃的產業政策,瞄準國內和全球的新興及高科技產業,同時提升中共國有企業在國內和全球市場的占有率。 (Anthony WALLACE / AFP)

文/記者林燕
紐約智庫亞洲協會(Asia Society)2月12日發表的報告〈事務更正:邁向有效和可持續的對中國政策〉建議,美國應將討論貿易平衡的焦點轉向中共更惡劣的工業政策措施。中共一直以來都在執行重商主義的高科技進口替代產業政策。

自2006年以來,中共推出了一系列野心勃勃的產業政策,瞄準國內和全球的新興及高科技產業,同時提升中共國有企業在國內和全球市場的占有率。中共還施壓外國企業,要求轉讓並控制其「核心技術」。

報告指出,中共當局使用「國家實力」和「國家競爭」的言詞企圖證明執行這些政策的合理性,但卻無視國際合作在促進中國經濟發展中起到的關鍵作用。

報告指:「中共產業政策的干預規模和程度是驚人的,前所未有。」中共政府向中國公司提供數千億美元的直接補助,支持積體電路、電動汽車等許多產業,表現在為「國家冠軍」(包括國有和私營)企業提供直接國家補貼、貸款、稅收減免和政府採購合約。

這些明確但不透明的對內扶持政策,卻讓國際競爭對手處於明顯的劣勢。此外,對合資企業的各種要求以及行業股權上限也在嚴重限制外國公司進入市場。另外在政府採購、稅收和技術標準上,外國公司也同樣受歧視。

中共扭曲產業政策的結果是,長期以來外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競爭能力一直受到限制,同時壯大後的中共「國家冠軍」企業進入海外市場,進一步扭曲外國公司與中共國有和私營公司的公平競爭。

川普確定經濟政策5目標

報告說,川普政府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只是全球抵制中共濫用政策的一環。「中國(共)與其貿易夥伴之間缺乏對等的關係,這不僅是美國這麼說,而是一個共同的現實要求,中國的貿易國都認同這一點,並要求採取更協調一致的行動。」

報告並建議, 在尋求中共積極改變行為時,美國應該加強與盟友的協作,而不是單獨行動。在經濟領域,亞洲協議認為美國對中國的政策目標為:

1)迫使中國(共)在貿易和投資政策上,為國外公司提供同樣的市場准入——中國公司在其他發達國家市場通常享有的競爭條件;2)增加中共反競爭和扭曲市場的產業政策的執行成本;3)與其他國家合作,強調公平、以市場為基礎的國際競爭規則,並為中國制定遵守規則的有力激勵機制;4)為教育和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確保美國經濟發展所需的技術安全;5)美國和其他國家應該要求中國(共)遵守它已經做出的承諾。

報告指,在許多情況下,中共的實際做法明顯背離其2001年入世時的承諾,「美國必須堅持讓中國(共)採取具體步驟、履行它自己做出的承諾。」

中共領導層變得更不可信

報告提醒,中共恢復個人專制統治,這讓中國變得更加不可預測和不可信任,同時,這也在加大中國與國外政治和價值體系的差異,使得彼此找到共同點變得更加困難。

報告寫道:「中國近期的許多行動都要求美國做出更堅定的回應、要求公平和對等,但無法保證中國(共)領導人願意以建設性的方式應對這一挑戰。」

此外,中國共產黨近年來在全球加強搶占「話語權」,通過隱蔽和侵入性的方法引導「海外華人」的民族情緒或者吸納國外的親共外圍團體。中共對香港自治的侵蝕,縮小台灣國際空間的壓力策略也進一步破壞了其國際形象。

報告還提到,從中共目前的行動反應來看,其中期戰略目標是加強對南海的控制,迫使台灣政府承認統一,阻止或推遲美國干預台灣衝突,在東海轉移與日本的軍事平衡,削弱美國對捍衛整個亞太地區盟友的信譽。

同時,中共利用一帶一路等計畫走兩步棋:投資它國的基礎設施,然後利用這些投資作為影響力中心、改造受援國的全球治理機制和實踐。

而人權問題一直是中共政府不願意公開討論的。報告建議,必須始終如一地在美中領導人互動的議程上突出人權問題,並在美對中國的工作組層面持續地向前推進人權議題。

報告更建議,美國應該繼續資助數位技術研究,幫助中國網民突破中共的「防火牆」封鎖,自由使用互聯網。「可以肯定的是,美中安全動態一直會以競爭而非合作為特徵。」報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