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桃園

失智症不可逆 共照課程助延緩退化

桃園市衛生局長王文彥與聯新國際醫院團隊,以及失智社區服務據代表和個案。(記者陳建霖/攝影)
桃園市衛生局長王文彥與聯新國際醫院團隊,以及失智社區服務據代表和個案。(記者陳建霖/攝影)

【記者陳建霖/桃園報導】分不清是否吃過飯、找不到回家的路或是聽過即忘,這些症狀不一定是健忘,而可能是失智症前兆。聯新國際醫院失智暨帕金森中心主任林衛邑表示,失智症無法治癒,如果能早期發現診斷,以藥物治療搭配延緩失能課程,多管齊下有助延緩病情退化。

罹患輕度失智的李伯伯,拿著親手製作的相框和盆栽作品,分享參加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課程的心得與成果。今年80歲的李伯伯跟老婆同住,但老婆白天要外出做生意,剩他獨自在家,曾因出門後找不到回家的路、聽過的事情容易忘記,懷疑可能是失智,去年底由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的服務據點診所轉介至聯新國際醫院檢查,2週後確認為輕度失智。

李伯伯分享參加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之心得與收穫。李伯伯分享參加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之心得與收穫。(記者陳建霖/攝影)

李伯伯到據點上課後,家人反應李伯伯個性變得活潑,跟家人、朋友比較有話聊,肌肉也比之前有力氣,生活自理能力明顯進步。

林衛邑表示,健忘只是失智症狀其中之一,患者可能會有性情改變、不愛講話,甚至失去學習能力,如果能及早診斷治療,以藥物控制病情,搭配聯新國際醫院失智共照中心提供的照護網,讓失智症病人和照顧者學習如何面對失智,減緩失智症退化速度,也減輕對家庭的壓力和負擔。

60歲的鍾黃阿嬤退休前是學校的音樂老師,為人親切和藹,受到學生的喜愛,但是罹患中度失智症後,就變得跟其他人沒有互動,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鍾黃阿嬤的先生分享陪伴照顧5年來的心路歷程,他說太太參加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的課程之後,陸續接觸音樂、美術勞作課程,她的肢體會跟著音樂擺動,也會向大家簡單問候「早、謝謝」,情緒變得比較愉快。

聯新國際醫院於2018年成立聯新南桃園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並且開設神經內科暨記憶特診,由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心理師、個案管理師共同提供服務。藉由診斷、治療、照顧諮詢,到資源轉介的一條龍式服務,加速確診流程,協助從社區發現輕度及輕度個案,讓失智症可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有效縮短就醫等待時間,至今年4月已協助確診460名失智症患者。

桃園市目前有4家失智共同照護中心、17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提供肌力訓練、桌遊、園藝、職能和音樂輔導等課程;另外針對家屬也規劃家庭照顧技巧培訓及家屬支持團體等活動,希望能提升個案及家屬生活品質。

聯新國際醫院南桃園失智共照中心醫師與護理人員。聯新國際醫院南桃園失智共照中心醫師與護理人員。(記者陳建霖/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