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要聞

一帶一路幕後推手 中遠海運控歐洲港口(下)

圖為中遠海運控制的希臘彼里夫斯港口。(LOUISA GOULIAMAKI/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為中遠海運控制的希臘彼里夫斯港口。(LOUISA GOULIAMAKI/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張婷/綜合報導】中遠海運與中共政府的總體目標緊密同步,意即將彼里夫斯港轉變為由中遠海運管理的主要樞紐。中遠海運參與該港口投資的所有階段,中共政府一直密切參與。

中共以港口經營權為槓桿


荷蘭「國際關係研究所」(Clingendael Institute)的報告說:「近年來,中國公司在歐洲港口的商業參與已經日益政治化。」10年前,中國主要被視為經濟交流的機會,但現在歐洲各國政府則開始關注與北京互動的潛在風險。

2018年2月,時任德國外交部長嘉布瑞爾(Sigmar Gabriel)警告:「中共正在開發全面的系統性替代模式,但與西方模式不同,中共的方案並不以自由、民主和人權為基礎。」

港口經營權是中共潛在政治影響力的工具:中遠海運滲透希臘主要港口彼里夫斯港,是為了把持港口投資與政治影響力之間的關係。西方許多智庫、媒體和政府都已經指出,中遠海運在彼里夫斯港的投資是中共在歐盟實施政治干預的著重點。

例如,在德國柏林的智庫「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PPi)和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聯合發表、題為〈威權主義的推進:回應中共日益擴大在歐洲政治影響力〉的報告中,關於中共在海外投資造成的政治破壞,希臘所受的衝擊最大。這促使歐盟主要成員國團結起來,希望調整中國政策。

中企商業活動日益政治化

以希臘為例,中共在歐洲施加政治影響力,港口投資可使東道國在經濟上更加依賴投資國,因此可作為投資國擁有政治槓桿的間接來源。中遠海運即是增強中共在希臘和歐盟政治影響力的關鍵因素。

中遠海運等少數非常大的運輸公司越來越有能力影響物流,控制讓物流是否經過某港口。在這個趨勢下,主要船運公司與港口當局的議價空間增大。而中遠海運及受益者中共政府是該領域的主要玩家。中共可提高東道國港口的商業利益到一定程度,以影響東道國在國際政治和經濟事務中的戰略自主權。

中共在希臘投資的結果就是,希臘在中國人權或南中國海問題上,越來越不願譴責中共。自2016年起,希臘在多個場合公開反對歐盟多數成員國的共同立場。2017年6月,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日內瓦的一次會議上,歐盟試圖提出中國的人權問題,結果卻被成員國希臘所阻止。

據《紐約時報》當時稱,這是歐盟第一次在人權理事會上沒有就中共等國人權侵犯狀況發表聲明。歐盟一直以在該理事會上採取進步的人權立場而自豪,但一些人權紀錄不佳國家,習慣性地抵制歐盟的決議和考察行為。

同樣是在2017年,歐盟主要成員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等國支持建立歐盟投資審查機制,管制、甚至阻止外國收購歐盟內部重要戰略性的產業,並審查歐盟以外的投資,但高度依賴中共投資的希臘等國表示反對。

近期,希臘還加入中共打造、與中歐、東歐國家進行政治和經濟互動的「16+1」平台。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的西歐成員國一直將「16+1」平台視為中共分化歐洲團結的行動。希臘的加入被認為與中遠海運在希臘港口的投資有關。

希臘的實例顯示,中共在其他歐盟成員國的港口投資可能同樣會影響這些國家的外交政策,從而影響歐盟在地緣政治問題上採取行動的整體能力。

中遠海運是歐洲港口的主要投資者,儘管其投資有其商業考慮,但這些投資是在中共政府和中共確定的框架內進行,結合經濟和政治目標。因此,儘管中遠海運和其他中共國有企業是商業實體,但從長遠來看,旨在支持中共利益。這些利益包括地緣政治目標,特別是長期打造中共在歐洲和美國的影響力。

這些中企除了經濟功能外,還可作為有力的外交政策工具。報告指出,由於美中之間不穩定的地緣政治關係,及歐洲在這種關係中的重要性,中企在歐洲港口的商業活動日益政治化。

荷蘭不甩中共威脅 生意照做

報告強調,貿易或投資導致經濟依賴,這是最關鍵的問題,導致中共擁有政治槓桿。儘管港口投資只是中共間接獲得政治影響的方式之一,但中共的港口投資與對歐盟政治影響之間的關聯性值得研究。

中共擅長利用經濟壓力來支持外交政策目標。例如荷蘭鹿特丹港,中共早在1980年至1981年就曾威脅過荷蘭,如果荷蘭政府批准向台灣出售兩艘荷蘭製造的潛艇,中方將放棄鹿特丹,轉而將比利時安特衛普作為中方與歐洲進行貿易的主要樞紐。荷蘭政府沒有屈服壓力,維持對台銷售計畫,之後,鹿特丹也沒有感覺到與中國的貿易有任何明顯影響。

美中對抗背景下 地緣政治意涵擴大

歐盟委員會在2019年3月的「戰略展望」中,宣布中共不僅是合作夥伴和經濟競爭者,也是推動另一種治理模式的「系統性競爭對手」。

Clingendael在報告中指出,鑑於認知上的變化,歐洲政界和決策者日漸將中共在歐洲的經濟活動視為具有潛在危害。尤其是在歐洲的投資涉及到中共國有企業,或者這些投資活動發生在歐洲具有戰略意義的領域(例如港口)時,情況就更明顯。

認知轉變的顯著結果為,在德國、法國與歐盟委員會的支持下,歐盟制定新法規,為外國直接投資制定審核流程。儘管這個法規並未明確針對任何特定國家,但外界普遍認為,它是源自對中共的顧慮。這項新法規敦促歐盟成員國,仔細考量外國直接投資對「關鍵基礎設施、關鍵技術等」所帶來的潛在「安全或公共秩序」影響。此外,歐盟後續還會推出其他類似措施。

關鍵基礎設施包括港口,中遠海運在希臘彼里夫斯港口的投資很可能是促使歐盟考慮這個新規的背後因素之一。使中共的港口活動更加具有政治敏感性的另一個因素是,美中之間緊張關係的加劇,美國將中共視為地緣政治的競爭對手。

美國對中共在歐洲經濟參與的顧慮主要涉及科技領域,例如5G電信。美國也不希望歐洲與中共在「一帶一路」計畫上合作。華府多次譴責「一帶一路」是債務陷阱,令合作國深陷債務負擔後,中共趁機掌控這些國家的關鍵資產。

在此背景下,中共參與歐盟港口的地緣政治意義已經超越了中歐雙邊關係。 2019年10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在訪問希臘時警告,中共的基礎設施投資對希臘的國家安全會產生潛在影響。(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