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思覺失調症遭汙名化 醫:患者也是受害者 

思覺失調症其實是綜合許多精神症狀和徵候疾病的一種疾病症候群,症狀涵蓋正性症狀、負性症狀、認知相關症狀、情緒相關症狀及解組症狀。(123RF)
思覺失調症其實是綜合許多精神症狀和徵候疾病的一種疾病症候群,症狀涵蓋正性症狀、負性症狀、認知相關症狀、情緒相關症狀及解組症狀。(123RF)

文/記者賴玟茹
北捷隨機殺人案、小燈泡等社會案件,讓思覺失調症患者受外界矚目,對此,醫生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其實也是疾病的受害者,目前社會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汙名化是對患者及家庭也是種傷害,社會的有色眼光間接成為患者回歸社會的阻礙,讓患者蒙受沉重的壓力、無法前進。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讓許多人注意到「思覺失調症」這項精神疾病,但是在數個社會事件發生後,許多民眾誤以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皆有攻擊性行為,進而感到恐懼、憤怒,不了解患者在疾病治療的艱辛歷程,不只是妄想、幻覺等症狀,也飽受情緒、認知、解組症狀的折磨,難以脫離。

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表示,思覺失調症在臺灣的發生率約是1%,也就是說每百位人口中便有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好發年齡為15~30歲,很多的患者因為受到疾病的干擾而無法完成學業或順利工作。

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說明,思覺失調症其實是綜合許多精神症狀和徵候疾病的一種疾病症候群,症狀涵蓋正性症狀、負性症狀、認知相關症狀、情緒相關症狀及解組症狀,因此,醫師須經多面向評斷後才能夠確診,目前思覺失調症急性期的治療多專注於減少正性症狀,但是後續病患如何回歸社會,降低家庭與整體的社會負擔,也是一大課題。

他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其實也是疾病的受害者,而不是社會事件的加害者,目前社會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汙名化是對患者及家庭的另一種傷害,很多患者自己也很擔心「有一天我會不會也傷害別人?」社會的有色眼光間接成為患者回歸社會的阻礙,讓他們蒙受沉重的壓力、無法前進。

邱南英建議,患者一定要配合醫囑,接受追蹤,家屬要密切關懷,提供支持,在穩定治療的情況下相信疾病不會再復發,目前也有很多資源幫助患者重新出發,如職能治療、心理治療及社會復健計畫等非藥物治療方式,另若社會能再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與包容,相信會有更多的思覺失調患者進入穩定治療的階段,減少暴力、攻擊相關的事件發生,讓患者能回歸社會,正常生活,創造好的正向循環。

思覺失調症小檔案:

可簡易分為正性症狀、負性症狀、認知相關症狀以及情緒相關症狀。

正性症狀:幻聽、幻覺、妄想等。

負性症狀:無法與人交流談話、情緒起伏不定、無法照顧衛生飲食等。

認知相關症狀:專注力下降、記憶力下降、執行功能下降等。

情緒相關症狀:情緒不穩、易怒、憂鬱、自殺傾向等。

藥物治療選擇:

傳統抗精神病藥物(多巴胺D2受體拮抗劑):1950年代開始出現抗精神病藥物,主要機轉為抑制大腦分泌多巴胺,但容易造成患者精神呆滯、出現錐體外路徑症候群等副作用。

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多巴胺D2受體與血清素5-HT2A受體拮抗劑):包含1980年代至今的抗精神病藥物,常見機轉為抑制大腦分泌多巴胺或血清素,明顯減少錐體外路徑症候群等副作用,目前有口服及長效針劑等治療選擇。

獨特機轉藥物(血清素與多巴胺調節劑):目前最新型的思覺失調口服藥物,以調節的方式協助患者穩定多巴胺及血清素濃度,使兩者的濃度不會過多或過少,患者可因此保留更多的機能,臨床觀察發現患者的情緒困擾也變得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