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台中

非基改大豆價格腰斬 農耕隊擔心慘賠

大肚區大豆農耕隊憂心政府政策轉彎,過去投入近千萬購置的農具機,恐將血本無歸。(大肚農耕隊臉書提供)
大肚區大豆農耕隊憂心政府政策轉彎,過去投入近千萬購置的農具機,恐將血本無歸。(大肚農耕隊臉書提供)

【記者黃玉燕/臺中報導】為配合推動中央「大糧倉計畫」,台中市政府農業局於104年委由臺中市農會推動「非基因改良大豆契作計畫」,輔導百餘位海線農民,將100公頃二期作再生稻轉作非基因改良大豆,透過政府補貼耕作,也能提高農民收益;一時之間,吸引青農組耕作隊,在地不少老農也嘗試投入轉作。

林汝洲批,中央若臨時「抽腳」,豈不讓農民落得兩頭空?林汝洲批,中央若臨時「抽腳」,豈不讓農民落得兩頭空?(記者黃玉燕/攝影)

近日兩名產銷班班長向議員林汝洲陳情,表示收購價格也自107年的45元,腰斬至今年的25元,憂心政府政策轉彎,過去投入近千萬購置的農具機,恐將血本無歸。

臺灣五穀雜糧多仰賴進口,每年800萬噸消費量中約94%是進口雜糧。104年起,行政院農糧署為提升糧食自給率、培養國內雜糧生產能力,開始推動六年期的大糧倉計畫,並以綠色對地給付補助農民生產雜糧。

林汝洲批,中央若臨時「抽腳」,豈不讓農民落得兩頭空?他說,大豆復興政策試行約5年,農民剛開始確實賺到錢,但是大肚區自107年以來,不但種植面積一路從54公頃下降至今年的10公頃,收購價格也自107年的45元,腰斬至今年的25元。

他爆日前兩名產銷班長向他陳情,表示當初配合政府政策和補助,每人花了約1千萬添購播種機、收割機、無人機,但政府近年不再推動大豆,機具也無法轉用其他作物,出車率剩不到104年的兩成,而且還要一直付出維修成本,真的無法負擔。

針對契作大豆的收購狀況,農業局長蔡精強說,臺中目前契作大豆面積約50公頃,今年的目標是70公頃。對於大豆契作農民,補貼一公頃6.5萬元(含中央6萬元、地方5千元),加上種子、肥料、農藥、包裝與運輸費共3.4萬元,加總起來約10萬元,應該已合乎種植成本。

蔡精強說,目前本土非基改大豆市場價格一公斤落在22~45元,與進口非基改黃豆每公斤價格落在20至30元,本土大豆約高出2倍,影響廠商採購意願。造成目前包括市農會與合作社的大豆庫存量還有150噸。如何先消化這些庫存?會優先找廠商合作,包括醬油等相關大豆製品;至於價差部分,他將持續向中央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