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中醫養生

【大真博士話中藥】冬季養生 首烏助腎氣

何首烏原藥材:紅棕色、皺縮、團塊、有根痕。(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
何首烏原藥材:紅棕色、皺縮、團塊、有根痕。(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

文/陳大眞
今天就是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在臺灣有所謂「補冬」的習俗, 因為古人認為冬天的天氣寒冷,需要補充營養。

時序入冬,自然萬物有所改變,養生之法亦有所更迭,《黃帝內經》記載:「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冬季日照開始變短,光照時間逐漸減少,草木凋零,萬物活動趨向休止。因此養「藏」就是冬季養生最重要的關鍵,生活作息要早睡晚起,以待太陽升起後,天地之間的陽氣出現後方才能起床,這和其他春、夏、秋三季有所不同。

另一個重點就是冬天不要太過於接近爐火,因為太接近爐火會有「擾乎陽」的情況發生,畢竟冬天的養生之道在乎於一個「藏」字,因此要盡量不要讓氣機宣散出來。

除了日常生活作息要有所注意之外,而冬季的飲食也應該以養腎為主,養腎的中藥有很多種,包含芡實、女貞子、菟絲子、杜仲、何首烏等,其中何首烏(https://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4%bd%95%e9%a6%96%e7%83%8f/)又稱為野苗、交藤、夜合、地精、首烏、馬肝石、九仙藤等。

何首烏片:可見雲錦紋紋理,為植物的異形維束。(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何首烏片:可見雲錦紋紋理,為植物的異形維束。(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

制首烏、白首烏與黃藥子

依據《臺灣中藥典》第三版介紹,其主要來源為蓼科植物何首烏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之乾燥塊根,主要生產於中國陝西、甘肅、華中、華南等地,而臺灣因氣環境合宜,亦有所栽種,其功用依其炮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生的何首烏為採收後去除雜質,用清水洗淨,再浸泡至六、七成透之後,取出燜潤至全透後再乾燥即可使用,以質堅硬,粉性足者為佳,其潤腸,解瘡毒,瀉下消炎的效果較好。

生何首烏片。(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生何首烏片。(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

另外,制何首烏(制首烏)主要是跟黑豆汁一起炮製,用黑豆汁和何首烏切片拌勻,讓藥材吸透黑豆汁之後,取出放在蒸籠裡,再用武火加熱,圓氣後再蒸8~12小時,再燜約12小時,取出晒乾,上步驟連續重複數次,最後晒乾,方得到制何首烏,其滋陰補腎作用較為明顯。

黑豆製何首烏片。(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黑豆製何首烏片。(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

九蒸九晒黑豆製何首烏片。(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九蒸九晒黑豆製何首烏片。(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

另外坊間還有一種藥材稱為白首烏https://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7%99%bd%e9%a6%96%e7%83%8f/),其來源為蘿藦科植物耳葉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t)的塊根,其表面呈土黃或是淡黃棕色,斷面較平坦類白色,功效和何首烏略有不同,所以在使用上要有所區隔。

白首烏原藥材。(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白首烏原藥材。(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

白首烏片。(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白首烏片。(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

另外臺灣民間尚將薯蕷科植物黃藥子Dioscorea bulbifera Linn,https://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9%bb%83%e8%97%a5%e5%ad%90/

黃藥子原藥材:密布圓形鬚根痕。(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黃藥子原藥材:密布圓形鬚根痕。(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

黃藥子飲片:凹凸不平,呈顆粒狀,並散布橙黃色麻點。(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黃藥子飲片:凹凸不平,呈顆粒狀,並散布橙黃色麻點。(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

之地下塊莖稱為首烏或本首烏,其別名為黃獨、黃藥,其味苦、有止血、消炎、解毒之作用,並對各類型之甲狀腺腫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外因為黃藥子有毒,服用過多或是不當使用會有中毒產生,其產生的症狀為口、舌、喉等處燒灼痛,流涎、嘔吐、腹痛、腹瀉等,因此如遇上述症狀要快速就醫。

除了上述的生活作息和飲食之外,也要注重保暖,保持精神愉快,另外也要注意室內空氣的流通,以清潔空氣。也可以多食用些熱粥,為了明年春天,積蓄更多力量。

【作者簡介】陳大眞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系博士
現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醫療智慧中心 助理研究員
全國中醫醫學校院共通教材編撰委員會中藥學科 編撰委員
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 特聘講師
中國醫藥大學 學士後中醫學系 兼任講師
嘉南藥理大學 藥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河洛藥典 www.whatsinTCM.com 共同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