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臺科大學生創織布書 獲多項設計獎

臺灣科技大學建築所學生蔡偉群,將傳統織布機簡化縮小後放進書中,打造織布書「咻臺灣原的編織術」。(中央社)
臺灣科技大學建築所學生蔡偉群,將傳統織布機簡化縮小後放進書中,打造織布書「咻臺灣原的編織術」。(中央社)

【記者林紫馨/臺北報導】用書來織布。臺灣科技大學建築所學生蔡偉群,將傳統織布機簡化縮小後,放進書中,打造織布書「咻臺灣原的編織術」,讓讀者可親手體驗織布,完成獨一無二的小型織布創作。此作品拿下2020臺北設計金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及美國傳達藝術年度設計獎等多項肯定。

臺科大1日表示,蔡偉群的作品「咻臺灣原的編織術」,將8項織布機工具縮小簡化,放進書本,書中除了記載織布文化、原住民圖騰意涵,讀者還可利用書中的特殊機關,動手體驗織布或編織圖騰,讓書本不只傳遞文字知識,還是能實際操作的小型織布機。該作品獲得2020臺北設計獎的金獎、ico-D特別獎、評審團推薦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和美國傳達藝術年度設計獎。

蔡偉群把織布機的8項工具,包含布箱、分經棒、繫經棒、線蹤棒、打緯刀、梭子、捲布夾、腰帶等,全部縮小簡化放進書本,也計載相關文化及原住民圖騰意涵,不僅傳遞知識,更可實際操作。蔡偉群說,織布必須動手才會懂,盼透過作品提升大眾興趣。

蔡偉群表示,去年他到霧社當地小學擔任志工,看到原住民小朋友學習織布,讓他開始省思為何一般人沒有機會接觸織布。為了傳承珍貴的織布文化,他歷經1年研究,自己翻書、看影片,也向屏東古樓部落的蔣梅貞老師學習,了解織布原理與工法,最後設計出「咻臺灣原的編織術」。

蔡偉群也說,剛開始做織布研究時,因為原住民的傳統文化中,男生是不織布的,所以當他向部落裡的老師請教技術時,很多人都覺得怪怪的,不太想教他。後來老師可能是被他的誠意打動了,他才有機會學到傳統的織布技術。蔡偉群說,拿到競賽獎金後,想要把織布書推廣給更多小朋友,讓他們有機會體驗織布,未來也計畫找織布職人合作,或進行募資計畫,推廣織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