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休閒旅遊

遊淡水古蹟 一日讀懂臺灣滄桑史

紅毛城,是一座通體赭紅的四方城堡,可說是淡水最耀眼的古堡。(攝影/鄧玫玲)
紅毛城,是一座通體赭紅的四方城堡,可說是淡水最耀眼的古堡。(攝影/鄧玫玲)

文/記者鄧玫玲
走在彎彎曲曲的街道上,看著遠處波光粼粼的海面,來到北臺灣的淡水,一個倚山面海的老漁村,卻有著一座座洋式、閩式、日式的舊建築,不難想像,這個城鎮曾經是興盛繁榮、船舶雲集的商港。

從淡水的舊名「滬尾」,可以想見,這裡從前有許多捕魚的石滬,在石滬尾端的漁村就叫「滬尾」了。

◎ 紅毛城 居高臨下的四方城堡

擁有300多年歷史的紅毛城,可說是淡水最耀眼的古堡。佇立在山陵上居高臨下的異國城堡,讓訪客一眼看見就驚呼連連,一座通體赭紅的四方城堡高舉著飄揚在空中的國旗,堅定地守候在山稜制高點上,襯著藍天白雲的雄偉氣勢,震撼著每個到訪的遊客。

紅毛城其實是英國人蓋的,只是美國,澳洲曾代管過,最後由中華民國接收,所以城堡懸掛著9面國旗,記錄著城堡複雜的歷史。(攝影/鄧玫玲)紅毛城其實是英國人蓋的,只是美國,澳洲曾代管過,最後由中華民國接收,所以城堡懸掛著9面國旗,記錄著城堡複雜的歷史。(攝影/鄧玫玲)

當然,很多訪客都想要進入紅色城堡中去探奇,想知道看似銅牆鐵壁的紅磚房裡是什麼模樣?然而這卻是不能對外開放的城堡,遊客只能從牆外懸掛的9面國旗猜想這座城堡的滄桑故事。

9面國旗 流轉300年滄桑史

看到9面國旗的遊客一定會想知道,到底紅毛城是哪個國家的人蓋的呢?掛出這麼多國旗是在說明什麼呢?西班牙、荷蘭、明鄭、清國、英國、日本、澳洲、美國、中華民國,這9個國家都和這座城堡的歷史有關聯?

可以考察的歷史是,紅毛城原名「聖多明哥城」,是西班牙人17世紀(明鄭時期)為鞏固殖民事業而建造的,稍晚才來的荷蘭人後來居上打敗西班牙人,把在戰爭中毀壞的城堡重新建設起來,據說荷蘭人當時重建的城堡是尖型的,淡水在地人稱它為「紅毛城」。

之後的300年,就來到中國滿清政府被洋槍大砲打得灰頭土臉的日子,英法戰爭失敗後,戰勝清廷的英國人來了,把紅毛城再重新整修,蓋成現在方方正正的紅磚堡。接著清朝又在鴉片戰爭失敗,戰勝的日本人也來了,早來的英國人在淡水已建設了海關碼頭、官邸洋樓、倉庫,日本人收買了這些建築設施後,英國人才肯撤出臺灣。

英國領事館,有著英式洋樓的外觀,卻以閩南建材呈現。(攝影/鄧玫玲)英國領事館,有著英式洋樓的外觀,卻以閩南建材呈現。(攝影/鄧玫玲)

說來說去,紅毛城其實是英國人蓋的,只是美國,澳洲曾代管過,最後由中華民國接收,所以9面國旗就記錄著複雜到讓人滿頭霧水的歷史,還有讓人搞不清楚的英國領事館、小白宮、淡水海關碼頭,這些英式建築為何出現在臺灣的淡水碼頭?過往的淡水商港發生了多少異國故事?

◎ 領事館、小白宮 一窺英人生活

迷你版的小白宮是英國長官的住家,官邸內部的陳設和領事館的豪華氣派不能相比。(攝影/鄧玫玲)迷你版的小白宮是英國長官的住家,官邸內部的陳設和領事館的豪華氣派不能相比。(攝影/鄧玫玲)

見識了奇異的紅毛城,再往前走就來到綠草如茵的英國領事館,也就是英國人居住過的維多利亞豪宅,全棟使用廈門運來的紅磚砌成,再用閩南紅瓦搭蓋屋頂,兩層圓拱門的建築,有著英式洋樓的外觀卻以閩南建材呈現。而遊客走入領館後就進入英國人的生活世界了,古典的家具、織花的地毯,英式的壁爐、吊扇等等,件件都是英國風味。

走入英國領館後,彷彿進入英國人的生活世界。(攝影/鄧玫玲)走入英國領館後,彷彿進入英國人的生活世界。(攝影/鄧玫玲)

從英國世界出來後,還可以參訪氣息相近的小白宮——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也就是稅務機關長官的官邸。這個英國長官的住家,有11個半圓拱圈的純白迴廊,屋頂是四坡式紅瓦斜頂,官邸內部的陳設和領事館的豪華氣派不能相比,但是四周的綠樹草地相當開闊,真的會讓人想起美國的白宮。只是迷你版的白宮,還能讓遊客悠閒地坐在綠蔭下吃一根水果冰棒,或買個紅毛城限定的魚骨頭酥。

◎ 水海關碼頭 異國風情再現

參訪完山陵上的城堡官邸後,遊客可以趁著夕陽西下往淡水河邊走走。紅毛城對面的「淡水海關碼頭」是臺灣目前僅存的清朝時期碼頭,在這裡就可以找到當年淡水商務繁忙的過往歷史。

因北臺灣茶葉貿易興盛,西元1860年,臺灣開港後,洋船就開始在淡水停泊,許多洋人在此經商、貿易,當然中國政府就要在此設立海關關署徵稅,但是主要交涉的對象都是外國人,因此聘請英國人擔任海關的工作人員。

淡水海關碼頭堤岸全長約為150公尺,分東、中、西三段。(攝影/鄧玫玲)淡水海關碼頭堤岸全長約為150公尺,分東、中、西三段。(攝影/鄧玫玲)

走到海關碼頭這裡,才終於明白淡水的異國風情是怎麼回事了!然而,現在看得到的海關碼頭卻是日本人建造的?原來這個海關碼頭清朝政府一直沒有建造完成,直到日本人來了之後才完工?堤岸全長約為150公尺,分東、中、西三段,東段由觀音山石、卵石、混凝土、三合土砌成,中段主要是唭哩岸岩,西段則只採觀音山石砌成,堤岸上做了很多可供船隻停泊的繫船柱,總共有15根,有方柱也有圓柱,深埋入混凝土中,像一朵朵黑頭的香菇,是碼頭最有趣的地方。

海關碼頭區還有兩座大倉庫和一棟二層樓的洋房,倉庫的建築都是尖頂紅磚房,但卻開著敞亮的門窗,獨特的歐式閩南風。(攝影/鄧玫玲)海關碼頭區還有兩座大倉庫和一棟二層樓的洋房,倉庫的建築都是尖頂紅磚房,但卻開著敞亮的門窗,獨特的歐式閩南風。(攝影/鄧玫玲)

如今,這三段石岸碼頭就這樣等候在淡水河邊,再也沒有商船停駐了,只有架著魚竿的釣客和來此觀海的遊客,碼頭區還有兩座大倉庫和一棟二層樓的洋房,倉庫的建築都是尖頂紅磚房,但卻開著敞亮的門窗,獨特的歐式閩南風,再次見證淡水的過往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