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政治

歐盟:盼在電池、氫能、半導體等與臺深化合作

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高哲夫(Filip Grzegorzewski)。(歐洲經貿辦事處提供)
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高哲夫(Filip Grzegorzewski)。(歐洲經貿辦事處提供)

【記者賴意晴/臺北報導】「2021投資歐盟論壇」於週四(10月14日)以線上方式登場,歐盟執行委員會貿易總署署長魏恩德(Sabine Weyand)表示,歐盟希望能與臺灣在原物料、電池、原料藥、氫能、半導體以及雲端和邊緣運算科技等六領域合作,並藉此推動可再生能源、儲能及網路安全等,樂見臺歐藉此深化夥伴關係。

魏恩德首先指出,儘管全球疫情逐漸好轉,但各國持續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包含氣候變遷、數位轉型及地緣政治等,「供應鏈韌性成為各政府最重視的議題」,而歐盟須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才能解決問題。

魏恩德說,臺灣在印太戰略扮演關鍵角色,歐盟與臺灣也許地理環境距離遙遠,但雙方都期待打造一個開放、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雙方的經濟連結也十分強烈。

魏恩德表示,歐盟擁有4.5億名消費者,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她指出,「在歐洲經商很容易」,因為歐洲確保每個人享有四大自由,即保障貨物、人員、資本與貨幣的流通自由。

她進一步說明,當前世界變化多端,歐盟希望化挑戰為機遇,已通過「下一代歐盟復甦計畫」,將挹注資金減緩氣候變遷;歐盟對綠色與數位轉型充滿抱負,為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轉型,已提高2030年減碳目標,加上法律的約束力,歐洲的綠色新政能帶來巨大投資機會。

另外,歐盟也非常重視數位經濟,盼增加雲端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公司比例,更計畫在2030年打造世界第一臺量子電腦等,「這些都不是口頭宣示,而是有實際資金投入」。

魏恩德表示,近期晶片短缺造成汽車停產,提醒人們晶片的重要性,但先進半導體晶片不僅複雜且需精良技術等,待「歐洲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上路後,歐洲將增加晶片產量,也希望能與臺灣等夥伴合作,不僅是因為臺灣擅長半導體生產,而是因為「科技就是安全問題」,要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才好。

不過,魏恩德說明,歐盟已選出6種領域,包括原物料、電池、原料藥、氫能、半導體以及雲端和邊緣運算科技等,推動可再生能源、儲能、網路安全等,「這代表會有很多新商機」,盼臺歐企業攜手化挑戰為光明。

歐洲有永續、負責的商業模式

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高哲夫(Filip Grzegorzewski)致詞時則表示,氣候變遷及數位轉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全球供應鏈也正在重組;未來歐盟將會投資超過2兆歐元重建疫情後的歐洲,歐盟將會更環保、更數位化、更有韌性。

高哲夫表示,臺灣企業在歐洲可找到需要的要素,包括可負擔的勞力成本、創新能力、永續經營,以及負責任的商業模式,「歐盟準備好與臺灣等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為時代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