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要聞

氣候峰會達協議 首次提及化石燃料

聯合國氣候峰會主席夏瑪(Alok Sharma)11月13日,為歷時兩週的馬拉松會談發表總結談話。(PAUL ELLIS/AFP via Getty Images)
聯合國氣候峰會主席夏瑪(Alok Sharma)11月13日,為歷時兩週的馬拉松會談發表總結談話。(PAUL ELLIS/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簡兆和/綜合報導】在英國舉行的氣候峰會,歷經兩個星期的馬拉松會談後,上週六(11月13日)達成了協議,首次提及化石燃料及其在氣候危機中的角色。

這次會議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綜合CNN和路透社報導,協議的最後文本明確指出,煤炭是造成氣候變化的最大單一因素。此前召開的25屆會議中,與會國家達成的協議從未提及煤炭、石油、天然氣及一般的化石燃料,是驅動氣候危機的因素。

氣候峰會原定於上週五(11月12日)晚上結束,但由於各國在關鍵問題上仍然存在嚴重分歧,因此延長討論。這些關鍵問題包括協議中對化石燃料的措辭;發達國家應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少碳排放,同時也讓他們能夠適應氣候變遷的影響。

印度和中共於最後一刻堅持,必須淡化最終協議文本的化石燃料相關措辭。

COP26主席夏瑪(Alok Sharma)於上週六宣布了各國最終達成協議的消息。最終文本敦促各國,加速努力「逐步減少」(phase down)未減量燃煤電廠,及「逐步淘汰」(phase out)低效率化石燃料補貼。最終協議文本的措辭相較於先前的草案,明顯經過淡化。

最終協議也呼籲所有國家,藉由於2022年前提交新國家計畫來加速削減排放,較《巴黎協定》同意時程提前3年。

而在美國和歐盟等已開發國家的抗拒下,最終文本略而不提對開發中國家的具體金援機制,僅轉而承諾未來會針對此課題進行對話。金援機制旨在協助發展中世界。


最終協議提及,富國未能兌現10年前承諾,每年贊助1千億美元協助脆弱國家,「令人深感遺憾」,並敦促富國緊急付清欠款且直到2025年。最終協議也承諾將會倍增金援,協助開發中國家因應全球升溫。

雖然東道主英國表示,希望COP26讓抑制升溫攝氏1.5度以內能達標,但聯合國科學家上週評估表示,各國的最新氣候計畫正讓地球邁向升溫攝氏2.7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