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台中

新舊共融 美軍招待所變身社福基地

非營利組織與志工中心模擬圖。(臺中市政府提供)
非營利組織與志工中心模擬圖。(臺中市政府提供)

【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台中市西區「美軍聯勤招待所」何去何從、一度膠著;在歷經三任市長規劃調整,最終拍板興建「非營利組織與志工發展中心」。市府社會局指出,新建大樓採「局部保存、新舊共融」,保留部分舊建築和100%樹木,並納入親子館、公托等婦幼福利服務,搭配非營利組織相關設施,讓過去陽剛形象的「聯勤招待所」重新再出發。

根據文史團體資料,台中聯勤招待所在1962年興建,有32間房間,當時稱為「外僑招待所」,內有會議室、吧台間與餐廳。中美斷交後,聯勤招待所為國防部軍備局管理,起初為軍方交誼所,後來委外經營餐廳,2006年餐廳停業成為閒置空間,2012年台中市政府申請變更為社會福利設施用地,2015年國防部無償移撥台中市政府。

社會局27日舉行新建工程規劃說明會,邀集建設局、文化局、地方民代以及民眾參與

臺中聯勤招待所現況鳥瞰圖。臺中聯勤招待所現況鳥瞰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並具體回應美軍駐台時期的文資保護,與園區樹保議題。

社會局指出,「非營利組織與志工發展中心」將採地上4層、地下3層。1樓規劃親子館、高齡友善就業商店、世代共融基地和聯勤展示廣場;2樓為婦女發展基地和公設民營托嬰中心,托嬰中心預計收托80名嬰幼兒,屆時會是台中市最大的公托。3樓、4樓部分,規劃非營利組織和志工服務中心,提供多元交流空間。地下3層設有停車場,紓解周邊停車問題。

在園區樹林的保護部分,社會局指出,未來大樓規劃會與樹和自然環境共生共融,50棵樹百分之百保留,僅4棵原地移植。正面和部分側面既有建築立面保留,結合新建建築,新舊空間共存交織,並規劃聯勤招待所展示空間,讓民眾了解聯勤招待所原有樣貌及歷史記憶。

社會局表示,聯勤招待所移撥前已報廢待拆,後來民眾提報登錄為歷史建築;經文資審議會專家學者審議認為未達「文化資產保存法」基準,因此不指定為古蹟或登錄為歷史建築與紀念建築。

此外,經專家會勘結果,招待所內的樹木未符合老樹公告列管標準。但為了兼顧各方需求,市府參考文資審議及廣納各界意見,依照「局部保存、新舊共融」原則,樹木保留,舊空間新利用,以更多元服務推動各項社會福利,兼顧聯勤招待所歷史記憶的保留。

社會局長彭懷真進行相關說明,多位地方民代、市府市政顧問、里長、社區發展協會出席。社會局長彭懷真進行相關說明,多位地方民代、市府市政顧問、里長、社區發展協會出席。(台中市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