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俄烏戰爭啟示 學者:台灣主權承認成顯學

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宋學文(大紀元資料照)
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宋學文(大紀元資料照)

【記者李怡欣/臺北報導】近期,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呼籲「美國應外交承認台灣」,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則說「兩國論」才能保衛中華民國,接著,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拋出「兩岸要互相承認主權」,一連串攸關「台灣主權」主張,究竟透露哪些重大訊息?《大紀元》訪問政治與國際法專家,有學者認為,俄國入侵烏克蘭事件,將催化國際社會正視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的重要性,如越多國家承認台灣主權,對台灣安全保障就越大。 

宋學文:修憲有急迫性 政府應帶領人民凝聚共識

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宋學文接受《大紀元》採訪表示,這一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未來戰爭型態有非常巨大且深遠的影響。

宋學文提出四項觀察,第一、烏克蘭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Sovereignty state),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支持有法理與公義之正當性;因此,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京試圖用恢復蘇聯光榮與國土的「歷史主張」,或反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軍事力量東擴,並未得到國際社會與國際組織的認可。換個角度來說,1648年「西伐利亞條約」強調,國際上各國主權平等之原則,在今日國際社會依然有其重要性。

第二點、宋學文說,美國及西方世界堅持「以規則為基礎之國際秩序」(Rules based order)丶「反對以非和平方式改變現狀」原則,得到更多國際組織丶非營利組織丶企業及個人的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跨國企業紛紛站出來抵制,包括蘋果、微軟、迪士尼、耐吉、麥當勞、星巴克、跨國銀行等超過300家大型民營企業,宣布停止在俄國營運。

第三點是,在全球經貿相互依賴越來越深的國際體系結構下,透過軍事力量來解決國際衝突的有限性越來越大;各國對俄國經貿丶金融丶交通丶科技等制裁,使得這次烏俄戰爭朝更複雜之「綜合安全」(Comprehensive security)方向發展。宋學文指出「換句話說,以軍事力量作為解決國際衝突的作法,已逐漸不為國際社會所接受」。

宋學文強調,第四點則是、以民主(Democracy)及價值(Value)為基礎之「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對烏克蘭的支持及其所產生之力量,已超乎普京及俄羅斯軍事主義者的想像。

俄烏戰爭催化國際正視台灣主權獨立事實

宋學文提到,俄國入侵烏克蘭事件,將直接或間接啟示世人:國際社會對台灣之「戰略模糊」或台灣有部分人士所強調的「政治模糊」或「政治不挑釁」,反而有可能在「主權模糊」前提下,誤導或強化中共入侵台灣的「理由」。

宋學文說,多年來民調顯示,台灣人並不能接受「一中原則」或「一國兩制」,從民意角度來說,蔡英文總統所呼籲的「兩岸主權互不隸屬」及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提出「兩岸互相承認主權」,不但觸及台海和平穩定,更涉及印太地區之和平與發展。

宋學文強調,無論是「台灣議題國際化」或「兩岸問題國際化」,已經是不可逆轉之歷史發展方向,而台灣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勢必涉及修憲議題。

宋學文進一步指出,依據我國憲法,我國號為中華民國,但此國號所突顯出的事實與法理之矛盾,將隨著台灣加入國際組織與國際社會而日益嚴重,因此,朝野面對修憲工程之迫切性也將越來越強。

宋學文認為,修憲精神、內容、幅度及程序,宜透過朝野協商及全民對話來凝聚共識;至於要用什麼國名、國號?他說,其實「中華民國」或「台灣」都有其擁護者,也各將面對不同的機會與挑戰;此議題涉及歷史、兩岸關係、國際法與規則、國際現實、台灣內部政治發展及民意等面向;其選項至少包括: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台灣)等,宋學文呼籲,政府宜秉持最大的智慧、堅毅與良善,帶領全民共同討論研議。

國際承認台灣主權可基於哪些原因?對此,宋學文表示,台海和平穩定與印太地區之區域安全及和平發展唇齒相依;其次,台灣多年來的民主成果及鞏固,不但見證了西方民主世界的價值,更已成為捍衛西方自由民主及人權的堡壘;再者,在新的全球產業鏈中,台灣不論是在半導體、精密機械、醫療衛生等面向,台灣已扮演更關鍵丶可信任及安全的供應鏈角色;最後,宋學文強調,台灣的民主政體(polity),終將成為引導中國政體朝自由、民主及人權方向發展的燈塔,這些都是台灣作為主權國家事實存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