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 教育園地

【古人智慧】為何要讀書?為誰而讀書?

作為父母,夫妻之間的問題最好不要波及到孩子,要為孩子的未來著想,盡量私下平和處理好;「生而養,養而教」這才是為人父母負責任的表現。(123RF)
作為父母,夫妻之間的問題最好不要波及到孩子,要為孩子的未來著想,盡量私下平和處理好;「生而養,養而教」這才是為人父母負責任的表現。(123RF)

文/雲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之間的關係,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養成,影響非常大。父母關係融洽、家庭和樂,孩子大多較樂觀、有愛心;父母的關係如果不融洽、總是吵吵鬧鬧,往往會帶給孩子一些負面影響,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和自暴自棄的心理。

面對那些過早想放棄學業、對未來失去信心的孩子,該如何引導他們呢?

學生Y在班上學習成績中等、不太愛說話,最近經常遲到。問他原因,他只支支吾吾的說,最近起晚了。

放學後,我打了幾通電話給他父母,但卻沒人接聽。正疑惑時,看到Y進了一家小餐廳,我跟著進去準備跟他聊聊,結果在餐廳的廚房發現了他。他換了一身工作服在洗碗。跟餐廳老闆打聲招呼後,與Y聊聊,他才說出最近發生的事:原來他父母一直不合,最近天天打架鬧離婚,家裡一片狼藉,也沒人管他。家人要他去獨居的奶奶家住,但奶奶年齡大了,也照顧不了他,經常讓他自己出去吃,他覺得自己被拋棄了,同時也認為讀書沒什麼用,還不如現在就進入社會去打工賺錢、自力更生。

我問他:「你為什麼會覺得讀書沒有用?」他低下了頭,小聲的說:「我爸說學習是為了以後賺更多的錢,我現在就可以賺錢,就沒必要再花時間學習。」

我沉默了很久,說:「《朱子家訓》中說:『讀書志在聖賢,非圖科第。』意思是說,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功名富貴,最主要的是讓你學會做人、明事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從而成為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益的人。如果遇到了挫折或困境就放棄學習,這其實是在自暴自棄。我講個古代的故事給你聽吧!」

朱買臣和李密的故事

西漢時期,有個名為朱買臣的人,年輕時家裡很貧窮,與妻子靠砍柴賣柴為生,但是他卻很喜歡讀書。他每次去山裡砍柴,都會邊砍柴邊大聲誦書,別人都取笑他是個書癡。朱買臣的妻子在旁覺得很難堪,便制止他,可是朱買臣卻不以為然,反而念得更加大聲了。他的妻子無法再忍受這樣的生活,便要求離婚。

朱買臣說,我五十歲就會富貴起來,你跟我吃苦已有二十多年,現在我已經四十歲了,再幾年等我富貴了,會好好報答你的。可是妻子並不相信他,還是離他而去。朱買臣繼續攻讀詩書,後來學有所成並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在朝廷中當了大官。

隋朝,有個叫李密的人,少年時被派到隋煬帝的宮廷裡當侍衛。有人勸他增加學識並以才取官,李密便離開了宮廷,隱居起來專心讀書。有一次李密去尋訪名士包愷時,為了能抽空看書,他把一套《漢書》掛在牛角上,自己則騎在牛背上,一隻手拉著牛繩,一隻手翻書閱讀,看得十分專注。李密這種勤奮好學的精神被後人作為勤讀典故、傳為佳話。李密經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後來施展了他的抱負,成為了隋末唐初割據的群雄之一。

* * *

我對Y說:「這兩個人都是在艱苦的環境下也不放棄學習,而最終成為有所成就的人。儒家思想中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意思是先要修養自己的品格道德、對自己負責,才能管理好家(家族)、治理好國家……所以在人生的每一階段,首先都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你現在就是學習的階段,是充實與完善自己的關鍵時刻,不可捨本逐末。你改變不了你的家庭環境,那就把它當成你人生中的一個磨礪;你現在誰也依靠不了,那就在學習上更加努力勤奮,為自己今後的人生去闖出一番天地,是不是這個理?」

Y聽後豁然開朗。從那以後,Y一改以往頹廢的樣子,積極主動的學習,成績也進步得非常快。

有些孩子處在一個複雜與不好的家庭環境中,教師如能適時用正向的例子做引導,不但能給予孩子心靈上的慰藉,也給了孩子往正向道路上發展的力量。而作為父母,夫妻之間的問題最好不要波及到孩子,要為孩子的未來著想,盡量私下平和處理好;「生而養,養而教」這才是為人父母負責任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