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臺灣列缺水國家 用伏流水聯通管留住水資源

2011年至2020年年雨量前5大排行榜,雨都基隆落在第5名。(記者大紀元/攝影)
2011年至2020年年雨量前5大排行榜,雨都基隆落在第5名。(記者大紀元/攝影)

【記者徐翠玲/臺北報導】臺灣年平均降雨量2,500公釐是全球平均值2.6倍,但臺灣卻是全球146國之中排名第18位的缺水國家。針對臺灣水資源窘困問題,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因有前瞻基礎水環境建設,才可度過去年大旱災、今年基隆缺水,而現在留住水資源方式,不是建水庫,而是以伏流水、聯通管、減少漏水等為主。

立委賴品妤立法院質詢時詢問,近年臺灣雨量最多的地區在哪?蘇貞昌回應,臺灣雨區落點,以前最厲害的是十分寮。隨著極端氣候變化,今年前半年基隆竟然發生缺水,幸好後來颱風外圍環流帶來雨量,才解決基隆、汐止缺水問題。

賴品妤提到,近十年(2011年至2020年)臺灣年雨量冠軍在新北市萬里區,第五名才是雨都基隆。過去不會缺水的地方,這兩年開始缺水,像苗栗縣2017年水況亮黃燈,直到2021年亮紅燈,分區供水達61天;以前基隆、瑞芳、汐止,是大家記憶中臺灣最多雨的地方,今年卻面臨缺水情形。

她表示,水利署採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第五次評估報告,模擬2036年至2065年臺灣地區降雨情境,分析顯示未來臺灣豐水期雨量增3%至9%,承災率提高;而枯水期雨量減少6%至12%,缺水率也同時提高。

目前臺灣雖有年平均2,500公釐降雨量,高於全球平均2.6倍,但根據環境永續性指數評比,臺灣在全球146國之中,是第18位缺水的國家,臺灣水資源面臨的挑戰,被放在沙漠地區國家一起比較,全球氣候變遷讓水資源狀況更加惡化,賴品妤問行政院、經濟部有什麼樣的準備?

蘇貞昌對此回應,極端型氣候在全世界五大洲造成旱災,從美國到西班牙等國家都發生火燒山;旱災之後突然下雨又變成水災,美國的情形大家看得很清楚。臺灣這幾年幸好有前瞻基礎建設水環境計畫,否然這次基隆缺水恐將很糟糕。

水利署副署長王峰藝對《大紀元時報》記者補充說明,傳統上要留下水資源,通常是用水庫以及天然的地下水,但近幾年為了因應抗旱,也增加伏流水開發工程,目前有通宵溪、濁水溪、高屏溪溪埔與大泉4個伏流水工程已經完成,陸續還會開發後龍溪等相關工程。

另外,自來水管線漏水改善,現在漏水率超過13%,未來將降到10%以下。

王峰藝強調,更重要的是聯通管水資源調度,像已完成的直潭供應板新水廠聯通管、桃園至新竹管線,以及進行中的大安大甲聯通管等,19處自來水聯通管。水庫也會做清淤,包括石門水庫防淤隧道、白河水庫清淤等,以減少水資源不足、防乾旱危機。

關於有學者建議以海綿城市(臺灣稱逕流分攤與出流管制)解決乾旱問題,王峰藝說,海綿城市是防洪解方,針對都會地區提高透水性,讓水進到地底下減少洪水危害。不過,在水資源部分,海綿城市功用比較少,可以額外增加水源,但很難穩定水源,是個方案但不是萬靈丹。而逕流分攤與出流管制已納入《水利法》,要求開發滯留一定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