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 社會萬象

收益慘澹 中國公募基金虧損達7兆

截至第三季度末,中國公募基金今年以來的虧損額已擴大至7兆元。其中,混合型基金產品成為虧損主力軍。(大紀元製圖)
截至第三季度末,中國公募基金今年以來的虧損額已擴大至7兆元。其中,混合型基金產品成為虧損主力軍。(大紀元製圖)

【記者李冰/綜合報導】隨著第三季報的披露完畢,中國公募基金今年投資收益一片慘澹,昔日明星產品也未能倖免,目前虧損額已擴大至1.57兆元(人民幣,下同;約新臺幣7兆元)。

中國基金網11月3日消息,基金第三季報數據顯示,富國基金旗下的非貨幣型基金產品,在2022年第三季度產生浮虧(指未實現的虧損)約433.7億元,加上上半年虧損370.2億元,其中10支基金虧損超過10億元,前三季度累計產生浮虧約803億元。

明星產品富國天惠成長混合第三季度浮虧54.04億元,位列第三季度全市場非貨幣型基金虧損榜第五名。此外,富國基金旗下的富國創新趨勢股票第三季度也虧損超過10億元,該基金操作風格較為激進,年內回撤達到44%,同類排名墊底。

富國基金是市場頭部公募基金公司之一,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其管理的非貨幣型公募基金(不包括ETF聯接基金)規模超過6,300億元。

另據金融界11月2日消息,統計顯示,諾安基金旗下非貨幣型基金產品2022年第三季度合計虧損約75.9億元,共有6支產品虧損超過1億元,包括諾安成長、諾安和鑫、諾安靈活配置、諾安新經濟、諾安價值增長、諾安研究精選。

不僅是2022年第三季度,諾安基金旗下非貨基2022年上半年虧損101.49億元,諾安成長、諾安和鑫、諾安先鋒3支基金虧損接近或者超過10億元。

據《第一財經》報導,Wind數據顯示,在2022年第三季度,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基金共計虧損超過9千億元。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募基金今年以來的虧損額已擴大至1.57兆元。其中,混合型基金產品成為虧損主力軍。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研究員張碧璇告訴《華夏時報》,今年來中國面臨的內外部形式都較為複雜,雖然宏觀政策上進行了托底(指利用政策傾斜來托起社會底層),但收效尚不顯著。A股資產年內出現了大幅下跌,權益類基金收益和利潤數據均表現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