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詩經》賞析

〈風雨〉

風雨瀟瀟。(Shutterstock)
風雨瀟瀟。(Shutterstock)
文/明珠

《詩經‧鄭風‧風雨》

風雨淒淒,雞鳴喈喈。
既見君子,云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既見君子,云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賞析:
《毛詩詁訓傳》對〈風雨〉詩的釋義中說:「興也。風且雨,淒淒然,雞猶守時而鳴,喈喈然。」東漢鄭玄《毛詩箋》云:「興者,喻君子雖居亂世,不變改其節度。」

在風雨交加,黎明前的黑暗時刻,公雞仍舊守時的打鳴。在中國古代,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被稱為君子。本詩以公雞打鳴起興,比喻君子雖處「風雨如晦」的亂世,依然能夠堅持做一個好人,按傳統的道德禮儀去為人處事。

雞鳴不已。(Shutterstock)雞鳴不已。(Shutterstock)

「風雨淒淒,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
在風雨交加、淒涼清冷的黎明前黑暗時刻,公雞仍然守時的打鳴。(在亂世中)能夠遇見君子,怎麼能不高興呢!

言外之意:「風雨淒淒」比喻在人心複雜,社會道德普遍往下滑的亂世之時,也就是佛教經書中說的「末法末劫」時期。能夠遇見一位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怎麼能不高興呢?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云胡不瘳。」
在風急雨驟的黎明前黑暗時刻,公雞仍然守時的打鳴。(在亂世中)能夠遇見君子,我的擔心怎麼能不消失呢?

為什麼在亂世中會有擔心呢?為什麼本詩的作者,在遇見道德高尚的好人後,心中的擔心就消失了呢?筆者將在「結語」部分解釋。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在風雨交加的黎明前黑暗時刻,公雞依然能守時打鳴,沒有停止。(在亂世中)能夠遇見君子,我怎麼能不喜悅呢?

古老的傳說,在亂世中會有戰爭出現,會有各種天災出現。怎麼規避風險呢?一般的人都會有所擔心。基督教的《聖經》也記載了,上一期的人類文明就是在大洪水中被毀滅的,只有少數人活了下來。

〈風雨〉這首詩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在這樣一個人心複雜,社會道德普遍往下滑的歷史時期,能夠遇見君子(品德高尚的好人),能夠認真傾聽好人說的真相,並知道了做人的道理,那麼您真的應該感到高興。因為這是在亂世之中明哲保身的最好方法。《詩經‧大雅‧烝民》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換句話說,「明哲」就是遇見了君子,明白了做好人的道理。

「既見君子,云胡不瘳」這兩句隱喻了這樣一個理,在「末法末劫」時期,如果您能夠遇見一群堅持做好人的君子,那麼類似「大洪水」那樣的滅世災難將不會存在;如果您也能學做一個品德高尚的好人,那麼戰爭、天災跟好人都沒有關係。所以本詩的作者才會說,遇見了君子,他的擔心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