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茶評15論/

茶葉與茶湯 品賞心理和妙趣(上)

不同的茶,又泡出不同濃度的茶湯,可以比較其間品質上的優劣嗎?(123RF)
不同的茶,又泡出不同濃度的茶湯,可以比較其間品質上的優劣嗎?(123RF)

文/蔡榮章
在茶的評鑑上,不同的茶類可以相互比較品質的差異嗎?有人認為不可能,綠茶怎能與紅茶比較好壞。不同的茶,又泡出不同濃度的茶湯,可以比較其間品質上的優劣嗎?有人認為更是不可能,泡得特濃的茶湯根本就難於入口,還跟別人比什麼。

這些觀念上的問題我們收集在一起,做個總整理。

以下這些品飲上的問題牽扯到很多觀念上的不同看法,我們試圖提出討論,以便大家在喝茶時有較清晰的心理狀態。

一、針對不同種類的茶──無好惡之心

不論是一般的消費者或是茶的評鑑人員,都要培養一顆無好惡之心,免得「喜歡」或「不喜歡」的情緒影響了對某種茶的評判。

好惡之心是可以調整的,只要事先了解各種茶之香氣、滋味與特質是如何形成的,然後以超然的心情接納與欣賞。進一步還要理解身體的不同狀況,會對不同特質的茶葉有一定程度的傾向與排斥,例如近來身體較為燥熱,對綠茶等較為清涼的茶類就會較為喜歡,反之亦然。

二、針對不同品質的茶──就茶賞茶

每一種茶總有好壞之分,前面談到對不同種類的茶要無好惡之心,但對好茶與壞茶而言,一般人總是喜歡好茶的。但不論是處事待人也好,是評鑑或享用茶也好,應該訓練自己「就該種茶的狀況欣賞之、享用之、評鑑之」。

當你拿到北半球夏天採製的鐵觀音,你應該知道不能以春茶的香味要求它。當你拿到以毛蟹品種製作的鐵觀音型茶葉時,你知道不能以鐵觀音樹的品種與之相較。我們應該就該種茶的品質特性接納它,能夠如此,當你在從事製茶技藝比賽的評審時,也才能夠很客觀的判斷純屬技術的部分。

三、每堆茶的茶湯有一定的好壞標準嗎?

茶湯的好壞是針對同一堆茶而言的,不能說成「這類茶」或「這種茶」。同一堆茶要將茶湯泡到怎樣的狀況,才是表現這堆茶最理想的狀況?這是有一定的標準的,只是這個標準不是定於一點,而是一個區塊。

假設我們將茶以多種不同的水溫、濃度泡成八種或十種的茶湯,請五十個人來品嘗,並挑出個人認為最能表現該種茶特色的湯樣,我們相信,80%的人會集中在少數的一、二杯上,這一、二杯就是這堆茶的標準茶湯。

四、每道茶的茶湯好壞以何為標準?

現在說的是一壺茶連續沖泡數道,每一道茶湯的好壞要以什麼為標準?上面談到的所謂某堆茶的茶湯,是以將該堆茶表現得最好的狀態作為標準,因此,一壺茶的每道茶湯是以表現每道茶當時的最佳狀況為標準。

如果這壺茶泡了五道,第五道茶裡的水可溶物一定不如前幾道,但我們依然要在這種狀況下將茶泡得最好,得出最佳的茶湯。

五、每道茶的茶湯,其異同之處何在?

泡茶練習時,我們常粗略的說一句話:「要把每一道茶湯的濃度泡平均。」這裡所說的「濃度」是指茶湯讓口腔感受到的總力道,這包括茶湯的稠度與強度。起初數泡之「稠度」一定較強,漸漸的後面數泡的稠度一定下降,但我們要以「強度」彌補之,不使飲用的人明顯覺得茶湯變「淡」了。

事實上,茶湯的品質是除了前面一、兩道外,接下來是一道不如一道的,香氣一定是每道下滑,滋味的調和度與稠度在二、三道之後也會下降。

以小型壺來沖泡原形茶(含緊壓茶,但不含粉末茶)的所謂「小壺茶法」,其一壺茶的沖泡次數是大約五道的,如果沖泡次數太少,如只沖泡一、兩次,失掉小壺茶法的優勢;如果要求沖泡至七、八泡,那茶量必得增加,前面數道的浸泡時間一定要縮得很短,結果泡出的可溶物不夠平均,茶湯不足以代表該種茶葉的品質。

六、泡茶水溫對茶湯品質的影響

同樣一種茶,或是同樣一壺茶,使用不同的水溫沖泡,得出的茶湯會是不同風格。如果我們發現某杯茶怎麼苦味那麼重,又不是泡得太濃的關係,這時可考慮把水溫降低再行沖泡一次,通常可以將茶的苦味調降下來,當然,茶湯的風格也因此會變得軟弱。茶湯的風格與苦味的強弱是要依需要相對調整的。

水溫高時會讓咖啡因、茶多酚快速溶解,加重苦味的感受。水溫高,而且浸泡得又久,會使得茶單寧類溶出得較多,而加重澀的感覺。

胺基酸在各種溫度下,都很平均的釋出,所以四、五泡的茶湯,甘味反而在苦澀減弱後突顯出來。至於香氣,是溫度高時較易蒸發或溶入水中,而且一道一道沖泡之下,香氣消弱得最為明顯。

七、茶湯溫度對口腔味覺的影響

喝茶在「熱飲」的時候,是要等茶湯到了不至於太燙的時候飲用,因為如果是太燙,口腔不容易體會到各種味道,尤其是細微的部分;反之如果太涼,有些滋味又不太活潑。至於何為適口溫度,因人而異,只要自己覺得適當即可。

但有些茶要等涼一些才更能顯現它的可愛,如白毫烏龍、白毫銀針等,比剛才說的「不燙嘴」再低一些,它的香氣與滋味的稠感更容易體會。所以這類茶在「分茶」之後,最好稍待片刻後再行奉茶。

苦味與澀感在溫度偏高時,會減弱它對味蕾的刺激性,所以味道強勁的茶,苦澀味偏重的茶,盡量趁高溫時飲用。

八、泡茶器質地對茶湯的影響

喝茶時還要留意是何質地的沖泡器沖泡的。沖泡器影響茶湯風格最主要的是壺身的散熱速度。一般說來,瓷器的散熱速度會比陶器來得快,蓋碗的散熱速度又比壺快。散熱速度快的壺,泡出來的茶湯其香味較為清揚;散熱速度慢的壺,其香味較為低沉。

我們可以拿兩把不同散熱速度的壺沖泡同一種茶,盡量求其濃度平均,然後比較二壺間茶湯的差異,喝完茶後還可以比較兩壺內茶葉香氣的不同,其差異性更加明顯。

所以我們說:如果想把茶表現得比較清揚飄逸,就用散熱速度快一點的壺具沖泡;如果想把茶表現得比較低沉持重,就用散熱速度慢一點的壺具沖泡。

九、茶杯形狀與內部顏色對茶湯的影響

茶杯的形狀如果是直徑大,高度小者,茶湯的顏色看來會比直徑小,高度大者為淺。杯子的高度雖然一樣,但直筒形的湯色看來要比敞口尖底形的為深。

杯子內部的釉色或是土色最好是白色的,否則看不清楚茶湯的顏色。但同樣都是白色,有些白會偏青,即所謂之月白;有些白會偏黃,即所謂之牙白,都會稍許改變茶湯的顏色。

偏青的月白會加強茶湯綠的效果,所以用以盛裝綠茶效果很好,偏黃的牙白會加強茶湯紅的效果,所以用以盛裝重發酵茶效果很好。

但如果把金黃色的茶湯倒入月白的杯子內,會發覺茶湯變得比較深;把綠茶倒入牙白的杯子內,會誤以為是陳放了許久的老茶。(下週一待續)

——摘編自《茶之造:蔡榮章茶之書》,(出色文化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