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類風溼關節炎病患 常被誤會無病呻吟

類風溼性關節炎好發於30~50歲的青壯年。(123RF)
類風溼性關節炎好發於30~50歲的青壯年。(123RF)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42歲陳女,以為是20年前車禍後遺症導致肌腱炎,服藥半年仍未痊癒,進一步檢查確診為類風溼性關節炎。醫師提醒,類風溼性關節炎病友被疼痛折磨時,旁人常因「看不出來」,誤以為「無病呻吟」,這些錯誤認知帶給病友更多壓力,應多體諒、理解病友的痛,給予心理支持。

林口長庚醫院風溼過敏科醫師蔡昀臻指出,許多人以為類風溼性關節炎只發生在長輩,其實好發於30~50歲的青壯年,全臺約有十萬名類風溼性關節炎病患,因初期症狀易誤認成媽媽手、肌腱發炎等職業傷害,因此延誤就醫,超過八成患者可能在發病前兩年便出現關節損傷、約四成患者十年內恐釀成日常功能障礙。

蔡昀蓁說,類風溼關節炎病因至今不明,研究顯示,有40~60%患者具有遺傳因素,發病風險為一般人3~5倍,且危險因子還包括,肥胖、吸菸、荷爾蒙、環境汙染等,都有可能誘發類風溼關節炎,甚至發作時無法完成家事,有時連家人也無法諒解。

類風溼性關節炎無法治癒,蔡昀臻說,青壯年病友除了多痛二十年,也須一生與疾病共處,常擔心造成關節變形,影響生活自理,同時發炎物質也會攻擊其他器官,造成心臟、肺臟等重大併發症,因此穩定控制病情相形重要。

三總內科部風溼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提到,根據歐洲風溼病聯盟(EULAR)2022指引,類風溼性關節炎治療達標,須於治療三個月內至少改善50%的疾病活動度、治療六個月內達成緩解以及低疾病活動度。

盧俊吉表示,不過臨床觀察,病友對於疾病及治療有許多迷思,包含認為關節不腫不痛就可以停藥、藥物會越吃越多、病情沒起色而認為「藥沒有用」等,影響治療順從性,無法達標、緩解,並且讓心情更沮喪。

盧俊吉說,醫病溝通是治療達標的最佳方程式,可依據自身病況、有無關節病變、藥物副作用、是否備孕等討論治療方式,以降低病情惡化速度。◇